第139章 七月416(1 / 2)

  余姝倒是想将这消息送去给赵玉,可是来不及。

  几乎户部尚书做完这件事的第二日,朝廷便传来皇帝严令赵玉等人归家反省的消息,这是个小警告,却也表明了态度。

  他压根不想听赵玉等人的话。

  皇位坐久了,他不喜别人质疑他的决定。

  余姝收到这个消息时在书房里喝茶,喝完之后轻轻叹息一声,“天要亡他啊。”

  也就是那时她收到了傅雅仪寄回来的信,走的是她手下的马驿,信是十日前寄回去的。

  主要写的是她到了淮安之后并没有直接去找傅氏一族,而是先和鸾鸾度汕停留了下来。

  度汕是淮安的码头之一,魏清弭曾经请命前往东瀛。

  这几年东瀛破不安分,大概是因为东瀛内部也在内乱之中,逼得不少倭人到了海上求生,刀指魏国沿海地区,蕃南打不进去,便将目光投向了更弱势的江南和淮安等地,专门打劫经过等船只,有时候还会到沿海几十丈处耀武扬威,偏偏还真拿他们没有办法。

  皇帝寻过朝中几个武将去打倭寇,却都没什么用,他们熟悉水路,一旦魏国军队前行,便立马逃个无影无踪,根本抓不到尾巴,京城的武将对水路不熟悉,往往都只能眼睁睁瞧着他们消失不见。

  至于淮安和江南本地的武将,现任淮安督兵怕赴了前任的旧途,颇为低调,不敢练兵太多,不敢掌控太多,怕为皇帝怀疑自己有反意,哪怕能力手段颇强也习惯激流勇退,但凡皇帝派遣的武将他都立马让位,绝不多言,这也就导致了平日里淮安其实不算差也不算好,淮安督兵是有点实力在手的,可是自从皇帝派过去了三四次武将打倭寇之后倭寇便越来越嚣张了。

  江南一地被皇帝削得差不多了,没什么能带兵的将领,更别提让当地官员前去了,那是完全做不到的,在倭寇眼里江南沿海是一块大肥肉。

  这么多年来只有蕃南一地能够威慑倭寇,但是皇帝不愿用,到了如今内忧外患的,魏清弭提出要平倭他也不得不答应了。

  度汕肯定会成为魏清弭补给的码头之一,这也是傅雅仪准备到这里等待的原因。

  既然都到了淮安,总也要让自己心里有个底,见见魏清弭的威势。

  根据她们的分析,在魏清弭二次补给之前,魏国并不方便乱,一旦乱了,魏清弭也就没了补给机会,否则她一靠岸就必须领旨去平叛,无法自由自在的在海上一路北上。

  傅雅仪留在那里也是为了证实一下这个猜想的真实性,只需要瞧瞧魏清弭补给的多少便能得出结论。

  余姝这段时间虽然守在落北原岗,却也没有闲着。

  她在和施柯一同囤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