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1 / 2)

  *

  二日已过。

  统共一十七位考生,罗艽排十一。固然不算高,但罗艽自觉满意。

  她的分里,医药丙下,垫底;精算和机巧一个乙中一个乙上,倒算是中不溜;最让她得意的,还是诗文——十七人里,唯一一个甲上。

  当然,并非因为她有多少飞扬文采;得亏此次考题为‘生死’。

  这里个个毛头小儿,不知生,更不知死。而罗艽又经生、又历死,甚至比那些长老还多几分谈论的资格。

  有经历,才写得最顺手。

  ‘死生虽大,犹可察也。古人云,同死生,轻去就;便如逝水终归海,月落不离天,见死生,才见天地万物’——

  “嗯。小蕉,你应当是要去‘文’一脉的。”

  红榜前,林稚摸着下巴,砸吧砸吧嘴巴。“许长老给出的甲等不多,只要给了‘甲’,无一例外会被收为内门之徒。更何况,你还是个‘甲上’。”

  罗艽摇摇头:“但我才排第十一。”

  林稚摆摆手:“这不重要。”

  林稚排第四,其中医药与机巧都是甲上;照她自己的话,‘毕竟苦读了两年,这战果也不过马马虎虎’。

  林稚往上,是周倦、方檑、霁明净。周倦不多说,光在学堂里,罗艽就领教了此人严于律己的模样;而至于霁明净,从众人言语间罗艽得知,她是当朝太医署霁太医的亲孙女,也是清都鼎鼎有名的才女。

  “但这个方檑……”林稚眯了眯眼睛,“闻所未闻。”

  风仪门议事堂外,一少男走过,相貌清秀以上、俊秀以下,浑身上下却没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林稚戳了戳罗艽,与她咬耳朵:“呶,就这人。”

  罗艽看过去,一眼认出这是彼时清水河上,与她、林稚一同乘坐小舟的少男。

  罗艽才要开口。

  恰此时,一道风过。

  迎了这松风,议事堂的门倏尔大敞。

  所有学徒不约而同地抬头,向堂内望去。

  老掌门久病不起,嫌少出席此类场合;是故此刻,除去中间一副神女图,其左右之人一坐一立,分别是叶青洲与唐忆。

  此外,是文、器、医的三位长老,许长老、阮长老、池长老。

  堂内气派无比,天顶云光四泻,庭间一副西王神女图,其下金丛瑰树,环绕一湾白沙泉。

  厅堂边缘,漫卷诗书长如榕须,垂于平地,竟如幕帘——

  可如此种种,罗艽皆未看进眼中。

  她只盯着神女图左侧,胡桃榻上,那一袭白发如雪。

  明如皎仙,肆意又不可方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