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5 章5(2 / 2)

不知这一次回来,霍傲武会待多久?

阮意绵想起他娘打趣他的情景,又想起前世他哥哥在他坟前说的话,心情有些复杂。

他哥哥希望他嫁给霍傲武,等霍傲武回来后,他爹娘或许也会有这种想法。

可他从前是真拿人家当哥哥看的,而且霍傲武对他应当也没那个意思。否则,明明当初有得选,他为何还非要去从军,而且去了之后这么多年都了无音讯。

村里的小哥儿大都十五六岁就成亲了,霍傲武若对他有意,绝不会在他说亲的年纪,消失得无影无踪。

阮意绵幽幽地叹了口气,心里有些忧愁,也不知等霍傲武回来了,他哥哥会不会自作主张撮合他们两个?霍大哥对他们一家有恩,阮意绵实在不想让他为难。

不过离霍傲武回来还有两三个月,现在想这么多也是庸人自扰,还不如好好谋划一下,要怎么赚钱。

赶紧赚钱改善家境、治好自己的病才是正事儿,除此之外,救林秋的事也得早做打算。

他的亲事已经同前世不一样了,不知道这些改变会不会影响到别的事情,若是江广乾提前将林秋卖出去就不好了。

林秋家里是做胭脂生意的,手艺很是不错,早些年生意做得很大,在文水府城开了三家胭脂铺。但他十五岁那年,家里出了变故,他被他爹托付给他姑姑林氏,后头便一直寄居在江家了。

阮意绵嫁过去后,意外同他交上了朋友,后头还从他那里知道了许多江家的不为人道的秘密

——江广乾竟是文水府城上任知府的外室子,林家为了讨好那位知府大人才将林氏嫁给了江广乾;

——江家远远地搬离文水,来到他们这“穷乡僻壤”,是因为那位知府大人犯了事儿,一家人都被流放了;

——江广乾他娘只是个勾栏女子,他“知府之子”的身份没见过光,他一直想“认祖归宗”却连知府家的大门都没进过。正是这个原因,让他们家在知府下狱后幸免于难;

——他们搬过来是为了避祸,也是为了重新开始……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前头两年,江家背靠大树好乘凉,也不在意多养个侄子,后头江家的后台倒了,一直渴望认祖归宗的江广乾在极度失望之下,把一切都归到了林秋头上。

他说林秋是个扫把星,林秋在哪家,哪家便有横祸飞来,林家如此,他家也是如此。

林氏原本对林秋还算怜惜,但江广乾对林秋横挑鼻子竖挑眼,林秋性子倔强、爱憎分明,也不是个会说软话的,经常和江广乾对呛。久而久之,林氏的那点儿怜惜也被渐渐地磨去了。

林家托孤时给了江广乾夫妻一大笔银子,养十个林秋也没有问题,林秋在江家却过得十分拮据,后头得罪了江广乾,更是连饭都吃不饱了。

偏生林秋又是个贪嘴的,实在受不了挨饿的滋味。好在他胆子大,人也机灵,意识到他姑姑和姑父都不是善茬后,马上便开始为自己筹谋了。

离开文水府城之前,林氏在江广乾的授意下,拿走了林秋他爹娘给他的傍身钱。他们夫妻两个威逼利诱,林秋反抗不得,但也留了个心眼,悄悄给自己留了点儿。

到冬角村后,他买通了林氏雇来的仆妇,让那仆妇替他跑腿,买了做胭脂的原料过来,他悄悄做好胭脂,再托那仆妇的儿子拿去卖。

胭脂价贵,即便他做得不多,一个月才卖一次,得来的钱供他吃喝也绰绰有余了,还能攒下一些。

阮意绵嫁到江家后,意外撞破了他做胭脂卖钱的事儿,不仅没去找林氏告状,还想法子给他打掩护,林秋十分领情,两人因此交上了朋友。

林秋性子活泼,来冬角村后不便出门,在家里闷得慌,正好江轻尧忙于学业,少有在家的时候,林秋便常常去找阮意绵说话,久而久之,两人关系便更加要好了。

他俩同病相怜,都被江广乾和林氏苛待,很有些惺惺相惜,守望相助的意思。江轻尧有间书房,谁都不让进,只有他和阮意绵有钥匙,他去府城后,阮意绵便将这书房腾给林秋做胭脂了。

阮意绵性子纯良,多次帮助于他,林秋也放下了防备,还将自家做胭脂的手艺教给了阮意绵。

他说男人靠不住,让阮意绵同他一起做胭脂赚钱,给自己攒些银子傍身。阮意绵自然愿意,但只做几次,还没来得及拿去卖,他便被林氏和江广乾害死了。

没想到上辈子没用上,这辈子倒是能拿它赚钱了。

阮意绵估摸着林秋如今也已经在做胭脂赚钱了,不过林秋做的是胭脂中比较复杂的胭脂粉和胭脂膏,阮意绵想做的是更简单也更便宜的绵胭脂。

林秋的胭脂膏是去县城的胭脂铺子里卖的,卖得贵但成本也高。

阮意绵现在没那个本钱,而且他刚做这门营生,不敢托大,做绵胭脂成本能低不少,等赚了银子,再做那些贵价的面脂、口脂来卖好了。

村里的姑娘哥儿爱美的不少,这几年大家都能吃饱饭了,许多哥儿姑娘都有心思打扮自己了,尤其是临近说亲年纪的,更是格外注意自己的形象。

但农家清贫,那些胭脂水粉又实在是昂贵,能用上绵胭脂的人都不多,大多数人只有在成婚那日才能用上一点儿廉价的胭脂。阮意绵他堂弟橙哥儿得了一盒山花胭脂,在村里炫耀了好几日,村口的狗都知道他哥哥给他买胭脂了。

阮意绵想把胭脂棉的价格定得低些,也允许大家用布和米来换,到时候托货郎在附近的村里或者镇上的巷子里走街串巷的卖,应当不愁没人肯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