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婚209(1 / 2)

  “文已言尽,朕思虑一夜,竟无一言可指摘,”萧漪澜对霍弋感慨道,“朕并非事事与阿韫观念一致,譬如对母后的评议中,有许多朕不认同的地方,但阿韫有她的道理,朕不能为了袒护母后而以势压人,那朕与皇兄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霍弋安慰她道:“陛下未免过于自慎,史书为人作,必然有偏颇,阿韫也不是事事都能切中肯綮,您若觉得自己出面评议不合适,不妨在国子监中举办评议雅集,令诸修撰、博士等一同评议,既可为《大周通纪》扬名,又可弼正学风与文风。”

  萧漪澜想了想,十分赞同,“这个主意不错,不妨就安排在九月秋闱放榜之后,天爽气清,正是好时候。”

  孟如韫与陆明时的大婚定在六月,在此之前,她仍住在瑶华宫中。

  因为除夕夜放了话说明年要双榜夺魁,孟如韫又开始废寝忘食地读书。

  她虽然文章锦绣不让人,但科举毕竟是大周第一试,自有人才济济,不能轻敌。她找来自科举实行后被点为一甲的考生的所有文章仔细研究,几乎夜以继日地诵读揣摩。

  陆明时入宫需先通禀,十分不方便,内宫不比江家,不能任他翻墙遛瓦。他自己懒得回都督府,便常宿卫宫中,在外宫的城墙上放风筝。

  风筝精准地落在孟如韫院子里,她捡起来,见上面歪七扭八写着几句诗:“卿住红墙里,我住红墙外,恨不为明月,过墙照见卿。”

  孟如韫将这写了歪诗的风筝收了,第二天又飞进来一只,诗写得比上回还歪,只能从字迹上判断出是陆明时的手笔。那上面写道:“行也思卿坐思卿,红豆熟落相思生,明月一枕黄粱梦,醒不见卿梦见卿。”

  孟如韫念得牙酸,心想陆明时好歹也是个二甲进士,整日写这些让人过目难忘的酸诗,真是太平日子过久了,闲得他骨头痒痒。

  一连三天,孟如韫每天都能在墙底下捡到一只风筝,第四天没捡到,孟如韫以为他消停了,孰料第五天又从墙头上落下来一只。

  孟如韫捡起风筝后心里直打鼓,怀疑昨天的风筝是被别人捡了去。

  那诗写得又荒唐又腻歪,被人瞧见,岂不是会笑掉大牙?

  恰逢此时陆明时递了请柬,邀她出宫游湖,孟如韫心里记挂着风筝的事,第二天早早就出宫去见他。

  陆明时身着一身靛青窄袖长袍,长身玉立,临京的水土养人,他整个人的气质都柔润了许多,不像北郡时那样锋利,更像个俊俏的文臣。

  孟如韫瞧见他,快走几步上前,被陆明时一把搂住,单手拦腰转了两圈。

  孟如韫笑着拧他,“在宫门口,你成何体统!”

  “下次你一天不见我,我就转一圈,两天不见我,我就转两圈,超过三天,我就抱着你去太和殿转圈,让文武百官都评评理,看我被自家夫人冷落成什么样了。”

  孟如韫轻轻打了他一下,“还有半个月就大婚,你就不能让我清净地温几天书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