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北伐189(1 / 2)

  “前段时间我让人回临京放消息,说我才是陆谏的儿子,再加上前几天何铭山写折子参我,算算日子,朝廷的问责诏书应该已经到北郡了,我得回天煌郡一趟,”陆明时叮嘱沈元思道,“天鹿城与扶桑城是戎羌门户,务必要守好这两座城,将来攻打戎羌才能势如破竹。记住我的话,只守不攻。”

  沈元思郑重点头,“你放心去,这里有我和江段,天鹿城有赵远和向大哥,不会让你失望的!”

  陆明时连夜赶回北郡,到达天煌郡时,正碰上天子特使前来宣诏。

  宣成帝收到何铭山参陆明时的折子后大怒,他最恨边关守将不听君令,尤其是北郡,更是横在他心口的一根刺。

  两年前他让陆明时回北郡削减军防,本是为了控制北郡的兵力,令其不至于脱离掌控,结果削来削去,改来改去,却让整个北郡的军队都改认陆明时为主,他竟然能耐到没有虎符就调兵与戎羌开战!

  更何况,近日临京里传唱着一句让宣成帝疑心大作的童谣:“南箭空射枉阋墙,北鹿跃过呼邪去。”

  “鹿”音同“陆”,暗指北郡陆氏,又与呼邪山相关,宣成帝马上想到了已故的昭毅将军陆谏,和近日闹得他糟心不已的陆谏之子。

  什么叫“南箭空射枉阋墙”?阋墙乃兄弟相争,意思难道是说他找错了人,真正的陆氏余孽不是昭隆的幕僚霍弋,而是他亲授的北郡安抚使陆明时?

  这也太荒唐、太大胆了!

  对于陆明时的脱离掌控,宣成帝心里隐约感到惊慌,他派特使前往北郡,诏陆明时回京,若陆明时不奉诏,特使有权持天子赐剑,将其就地格杀。

  就像当年对昭毅将军陆谏一样。

  特使赶到天煌郡,向陆明时宣读了天子诏谕,命他火速回京,并向他展示了天子赐剑,以示警诫。

  谁料陆明时根本不吃这一套,竟一把夺过天子剑,放在手里掂了掂。

  他把玩着天子剑,似笑非笑地问特使:“不知此剑重几何,刃利几分,敢请特使将头颅借我一试,如何?”

  特使没料到他竟如此狂妄,当即吓得连话都说不利落,在禁军的护送下屁滚尿流地逃出了北郡,一路快马赶回临京。

  在临京再次传回消息之前,陆明时调动了自己偷偷训练的数万精兵,面向临京,整装以待。

  他希望李正劾足够能耐,能争取到宣成帝的信任,若是率兵来讨伐北郡的人是他,自己能减少许多麻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