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挑明(1 / 2)

  霍弋平日里最擅长算计人心,可算计的都是权力的欲望与钱财的利益,从未在萧漪澜身上动过这种心思,今日心神又都悄悄落在孟如韫身上,竟一时未听出她的话外之音。

  可他听不出来,不代表孟如韫听不出来。

  府里的人对霍弋与长公主之间的关系都是一副心照不宣的态度,她自前世重生,自然也知道他们之间纠缠颇深。

  殿下今日大张旗鼓地请了这出戏,绝不会只是让众人图一乐,什么幼时青梅,官家千金,负心郎……孟如韫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旁边的萧漪澜与霍弋,想起前世自己死后霍弋特地前来祭拜的举动……

  孟如韫心里长长叹了一口气。

  殿下心里怕是有所误会了。

  她尚未搞清楚霍弋的来历,舅舅对她提起临京的许多故交,没有一家姓霍。看霍弋的为人,也不像朝三暮四的多情种,他既对长公主有意,没道理对自己还存着别样的心思。

  此人神神秘秘,古古怪怪。

  孟如韫正想着要不要与长公主把话说清楚,萧漪澜自己先没了听戏的兴致。

  “贪财的贪财,好色的好色,竟也值得吹锣打鼓摆台开唱,无趣的很,”萧漪澜起身道,“你们继续热闹吧,本宫乏了。”

  “臣送您回去。”霍弋说道。

  萧漪澜垂目扫了他一眼,“不必,你先顾好自己吧。”

  霍弋遭了一记不轻不重的冷待后,终于意识到萧漪澜似乎在生气。可他一时没想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微微愣神的功夫,她已带人走出了戏阁。

  孟如韫静静旁观着一切,萧漪澜离开后不久,也匆忙起身告辞。

  第43章 挑明

  自孟如韫入公主府后, 萧漪澜一直待她不错,给她的待遇远超普通女官,常让她在身边随侍, 却从不让她做端茶送水等侍奉人的杂活,而是留她在书房掌笔墨、读章奏,甚至于选书讲经、共议论理。闲时便放她去拂云书阁, 数万藏书任她游阅,笔墨纸砚任她取用。

  孟如韫很喜欢这种生活, 也很珍惜长公主对她的信任。闹了霍弋这一出后,她隐隐担心会被迁怒,然而接连几日, 萧漪澜对她态度未改, 甚至因为同情与愧疚而对她更加亲近,倒霉的只有霍弋自己, 经常正议着事, 忽然就被萧漪澜不阴不阳地刺了几句。

  这日他们在书房里商议太湖秋汛成灾的事, 萧漪澜要写折子推荐几位官员去太湖督赈,孟如韫在她身侧一边研墨一边旁听。

  “往年太湖一带都是春夏多涝, 小六去巡堤还没回来就出了这么大秋汛, 今□□会上弹劾他的折子快把大殿给淹了。”萧漪澜叹了口气。

  霍弋问:“您为六殿下说情了?”

  “说什么情, 让他巡个堤巡成这样, 挨都察院骂是应该的,”萧漪澜冷哼一声,“只是我不愿见到有人再落井下石,灾上加灾, 所以要推荐几个人去太湖督赈, 帮着小六把灾民安抚好。”

  “殿下想推荐谁去?”

  萧漪澜想了想, “户部度支司郎中蔡文茂,翰林院经筵讲官何书远,这两人一个有才能,一个有民望,如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