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选择天气之子的原因106(1 / 1)

 这两首曲子可真的折腾了两人很久。 从下午四点开始,两个人陆陆续续弄到八点半才录到演奏的两首音乐,并且这还不是最终成品。 两人弄到这么晚,最后只能点外卖。 这一顿外卖是真下请客,不过MAY点了一家很普通的寿司,所以也没有特别贵。 两人吃完寿司之后,就躺在客厅休息了。 外面阳台夜风很冷,所以阳台处的推拉门还给他关上了。 两人玩着手机,都很疲惫的躺在沙发,不过茶桌前那条长沙发就让给MAY躺了,毕竟这边客厅其实是属于她的。 两人高强度聊了四个多小时,现在喉咙都快冒烟了。 坐在客厅躺着,是一句话都不想讲。 真下躺在沙发那里思考人生,同时也想起了自己为何选择《天气之子》的原因。 他估计等到他发书时,肯定会受到众多的争议。倒是希望不会引起一些读者的不满。 其实原因很简单吧,因为这是新海诚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一部。 至于为什么他会喜欢上这一部作品... 那说起来就话长了。 上辈子他曾经关注过一个在中国有百万粉丝的日本虚拟主播,叫做真白花音。 她说过一个在日本很有趣的现象。 如果一天教室中有三个日本学生坐到了一起,而其中有两个人成一对,而剩下一个人只有自己。 此时双方突然发生矛盾了,互相吵架。 周边的人哪怕不认识这三个人,也不知道这三个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只要双方发生矛盾了,就会有“多人那一边是没有错的,错的是那一个人”的空气氛围感诞生。 甚至有一些人会做出“两个人那边是对的”“一个人那边是错的”的判断。 仅仅三个人,只要仅仅三个人就足以产生这样的氛围了。 这个例子非常好说明日本人的集体主义的独特之处。 作为发达国家,日本社会却好像并没有特别的开放,反而有种拘束,让每个人都变得十分一致。 这种拘束也并非来自政府的作为,而是来自文化自古而今的传承。 古代的日本人,所处的地方是资源十分贫瘠、地势十分崎岖的岛国。 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他们诞生不出哲学家,他们也诞生不出一个开放文明的时代。 他们有的只是无比艰难的生存,有的只是以极权社会为形式的生存。 而这种极权,是超乎一般人想象的, 在这片土地诞生的是从公元前660年延续至今的菊花王朝,是没有姓的百姓,是没有任何晋升渠道的制度,是不会起义的农民,是一片死水般的文明。 在航海时代来临,以及科技时代来临之前,这里就像是一个永恒之地。 皇帝的后代是皇帝,将军的后代是将军,官员的后代是官员,农民的后代是农民。 压迫和阶级仿佛是自然的产物,普通人唯一的意义就是为了集体。 底层人或许压根不知道我是什么意义,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只会说“我们”。 我们起床,我们工作,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一个村子的,我们是一个区域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