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公孙渊深入草原的故事76(1 / 1)

 公孙渊眼睛微微眯起,陈东青越拒绝,他就越来越感兴趣,对于挖自己弟弟的墙角,他乐此不疲。 而且这番言辞,诚恳中充斥着无上的道德压迫,不答应都不行。 此时远方地平线上,巍峨的山丘冒头,白登山就在眼前。 “哈哈,大公子,马上到白登山了,这里可是八百年前,大奉开国皇帝与匈奴单于大战过的地方。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不知道末将有没有机会去捡一把锈迹斑斑的青铜古战戈拿回家收藏? 还有末将听说大公子三年前,孤身一人深入草原,摘得匈奴王子头颅而归,经过这里。 咱们辽东边军里,那个男儿听着不热血沸腾,心生仰慕,大公子可否给末将和将士们给详细说说!” 陈东青突然马鞭一扬,指着露出冰山一角的白登山,哈哈一笑,强行岔开话题。 说完。 还不忘转头看向自己身后那五个都尉问了一句“你们觉得尼?” 他身后五个都尉也都是人精,纷纷点头附和“就是啊,大公子,给我们说说呗!” 这些人基本上是白马学堂第一第二批学员,全部基本上都是公孙幽的死忠。 通过白马学堂的学生,公孙幽对辽东边军渗透,不可谓不深。 公孙渊闻言,哭笑不得“你啊,不愧跟着我弟弟长大的,服了!” “公孙校尉,说说呗!” 陈东青眼见这位素有“挖人大铁锹”之称的大公子并没有纠缠不清,称呼从“大公子”变成了“公孙校尉”。 关系远了,心却近了不少,这是一种打心底的认可。 公孙渊似乎也喜欢别人称呼他“公孙校尉”,难得露出会心一笑,轻声说道: “好啊,那就说说,不过没有你们听到的那么神奇,你们听了,别笑话就成!” 他说完,一众人点点头。 甚至连他身后的六名都尉都点点头,倾耳倾听。 辽东边军大多数人也只听说过公孙渊孤身一人深入草原,摘得匈奴王子头颅而归,极少数人知道详细过程。 这方面,公孙渊可比喜欢把牛吹上天的公孙幽低调了许多。 “当时,我刚入武道三品,武道停滞不前,想着入草原寻找突破契机,又不敢告诉我爹娘,免得他们担心。 才进入草原的时候,心情还是挺忐忑的,我他娘的也会贪生怕死,后来一路向北,挑着一些落单的匈奴人下手。倒是杀了好几十人,杀着杀着就不怕了。 一直到了白狼山下,我正躲在一个山沟里休息,五个匈奴轻骑拥簇着一个配带黑狼刀少年路过山沟小道。 我还比较幸运还听见他们称呼少年为“王子”,又看见他腰间配的象征匈奴王室的黑狼刀,眼前一亮,想着要是有机会提一个匈奴王子的人头回去,那就好了。 所以就一路尾随,等他们放松警惕,提枪把那个匈奴王子的五个扈从杀了,把刀架在那少年头上,逼问清楚他的身份后,一刀斩下他的头颅,装在袋子里挂上马背、拿上黑狼刀就一路向南不要命的跑。 仅仅一刻钟,身后就有数百骑兵出现在我身后,紧追不舍,如狗皮膏药一般怎么甩也甩不掉,好几次都差点被追上。 最后一次,我眼看就要被他们追上,心里都开始绝望,打算调转马头跟他们拼了,杀一个不赔,杀两个赚了。 就在这时候,赵将军神威天将,带着白马义从及时赶到,才让我心有余悸地捡了一条小命。” 公孙渊侃侃而谈,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在他嘴巴里变得平淡无奇。 最后他还露出一抹笑容,扫视一圈,轻声笑道: “这就是全部经过,听着是不是也就那样,可当时我真是怕死,怕的要死,心想我公孙渊英明一世,不会就死在这个鬼地方! 想着以后,我那从小与我不对付的弟弟,会不会在我衣冠冢前随意拉屎撒尿,嘲笑他哥哥不但不聪明,还是个废物,连‘风紧扯呼’都不会!” 说道这里的时候。 一众人皆露出会心一笑。 这事儿,公孙幽没准阵干得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