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袁家水深149(1 / 1)

 因此袁隗这三个嫡出的儿子岁数比起同辈也相对年轻很多,稚嫩很多,特别是袁盈袁满来,乃其四十余岁所出,如今才刚刚十五岁,且体弱多病。 反观其兄袁逢虽死,但他留下的这几个儿子,一个个皆以是长大成人,年富力强,更让人闹心的是他们一个比一个精,一个比一个能耐。 袁基承袭了其兄安国亭侯的爵位,乃袁逢长子,其人温文尔雅,颇有长者风范。 还有一个嫡子袁术,以侠气出名,也是广好交友,在袁家之侄辈中极有威慑。 另外就是庶出的袁绍,昔时被过继到了袁成房下……论根基他最浅,但论性格和本事,袁隗认为袁绍最是厉害。 袁隗的目光在袁基、袁术、袁绍三个人之间来回打转,一时间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这些年,他为了袁家的大业,确实是在尽心竭力的培养袁逢的这三个孩子,但培养归培养,袁隗心中也一直明白一个道理。 这三个侄儿,乃其三个亲儿之大敌也。 “叔父!侄儿还未禀告完。” 一个声音将袁隗从遐想中带回了现实中。 他转头望去,是其侄儿袁叙正在呼唤他,此人也是袁逢的亲子,但和袁绍一样不是嫡出,不过他比袁绍幸运的多,其母虽为妾,却出身大族,因此倒是让袁叙在袁逢门下也站住了脚跟。 “哦,适才说到哪了?”袁隗整了整颜色,看向袁叙。 “叔父,各地的孝廉皆已经齐聚京师,名册履历今日申时,三位中郎将就会派人送到叔父府上,静等叔父点查。” 袁隗摆了摆手,道:“莫要送到这里来,人多眼杂的,老夫好歹也是三公官身,查人家各郡孝廉的履历,传出去岂非惹人笑话。” “那当送往何处?”袁叙有些疑惑,随后他望向了袁基,若有所悟道:“那就送往士纪兄府上,让兄长帮叔父择选如何?” 士纪乃是袁基的表字。 袁基闻言,顿时精神一震,他直了直身子,似有期待的看向了袁隗。 袁家要孝廉履历,自然是想要泽选优秀之人,收入门下,而袁基自认为是下一代的袁氏接班人,这种事情,由他来做自然是最为合适的。 袁隗的目光落在了袁基的身上,略略一筹谋,遂道: “士纪身负要职,多有辛劳,朝中之事尚还不够他忙的,些许小事如何还要牵扯他的经历?公路,本初!” 袁绍和袁术闻言,同时直起了身子,道:“叔父!” “你二人辛苦些,这几日都熬熬夜,一人一半,看看今年各地孝廉的履历,有没有可以收为己用的,回头一并呈报于我!” “喏!” 袁基的脸色略微有些阴晴不定,但最终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能是淡然坐下。 他偷看看向了袁绍和袁术……却发现袁术也正在偷瞄着自己,见袁基瞅向自己,袁术急忙转头看向别处。 袁绍谁也不看,而是摸着胡须,昂扬地坐立在那里,颇有鹤立鸡群之势。 诚然,论他们这一辈人的身份,袁绍远不及袁基,也比不上袁术,但袁基知道,袁绍近几年表面上不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暗地里组成了反宦官的联盟,他们干的都是险事,在士人中声望日重,袁绍更是名扬天下,海内尊崇,很多党人在暗地里已经开始将袁绍标榜为‘天下楷模’。 这件事袁隗早就知道,但他只是在表面上斥责袁绍,实则并不插手,反倒是坐观其成。 原本袁基倒是没有觉得这事会对自己这个嫡子有什么影响,毕竟这个年头,‘天下楷模’这四个字在士人口中虽是好词,但在朝廷那边,能被称之为天下楷模的人,都是不为朝廷见用的,谁戴上了天下楷模的帽子,谁的脑袋说不定就有危险。 陈蕃和李膺,这都是当过天下楷模的人,哪一个有好下场了? 所以,袁绍愿意瞎折腾,袁基也不在意,随着他去,反正将来自己当了宗主之后,他都是给自己当小弟的。 但是,随着前几个月,皇帝开始试水性质的开释了包括郑玄在内的几个边缘性党人后,袁基开始有点坐不住了。 这是一个不好的征兆! 虽然党锢还没有完全开释,但显然皇帝是有解除意向的,而一旦解除了党锢,那些党人就能得以入仕,那袁绍这个被党人们标榜为‘天下楷模’的俊杰,就会凭空多出许多助力,其声望又当发展到什么程度? 袁基觉得袁绍和袁术应该不会威胁到他将来继承袁氏宗主话事人的地位……但,万一呢? 人是一种越是快要到手的东西,就恐惧他会失去的生物,所以难免此刻的袁基有时候会瞎捉摸,患得患失。 而袁基、袁术和袁绍此刻的表情,都落在了袁隗的眼中。 他转头看了看自家的三个儿子,心中暗道:若是正面较量,自家的这三个儿子肯定不是袁基,袁绍,袁术这三个侄儿的对手……他们还是太年轻了,有待成长啊! 所以,得给自己的儿子争取时间和时机。 想到这,袁隗又再次看向袁基,袁绍,袁术三兄弟…… 袁基在族中的权重还是有些大了,自己还得加把火候,让袁术和袁绍迎头赶上才是。 眼下时局纷乱,还不能把自家儿子们推到台面上来,乘老夫还活着,先拿这三个侄子去披荆斩棘赴蒿里酆都,为袁家打通前路,但绝不能让他们三个拧成一股绳,等到时机到了,再扶自己的嫡子上位……唉,老夫这袁氏宗主,当的可真是太难太累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