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郑家婿121(1 / 1)

 说来也是,他当初将刘备从楼桑村接到自家中之后,刘备的生长环境就彻底和少年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一个人的人格和性情,除了遗传基因之外,更是要有环境的塑造和人为的教育。 但现在,刘备整个人的生长环境是他提供的,教育也基本是他承包了。 刘德然教育出来的刘备,还会是那个昭烈皇帝吗? 刘俭心中深深地表示怀疑。 如此,在这种前提下,刘俭也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自己上! 既然自己上,那自然是任何机会都不可以放过。 当郑玄的女婿,就是给了他一个通往高阶层道路的机会。 郑玄的女婿,再加上吕虔给他的孝廉名额,从今往后,他就可以在古文经和今文经学派中如鱼得水,更上一层楼了。 但汉人重孝,娶妻可不是随随便便,简简单单说娶就能娶的,父母高堂的同意,必不可少。 当刘俭返回家中,将此事向父亲和母亲说了一遍之后,刘周当时就愣在了原地。 而他的母亲胡氏却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道:“郑玄是何许人,他的女儿能配的上我家儿子吗?” 刘周恨不能一巴掌扇死这个不懂事的妇人。 但也不过是在脑海中想想罢了。 随后,刘周就开始长篇大论,给胡氏灌输郑玄在士林中的地位,以及他在古今文系诸经中,注释与著书几百余万言,可谓天下宗门之长! 胡氏听了半天之后,最终冷冷的反问了刘周一句: “你说的那些我听不懂,我只问,郑玄如今所任何职?秩有几石?” 正大肆吹嘘的郑玄的刘周一下子就愣住了。 郑玄秩俸几石? 当然是——0石了。 但最终,刘俭还是劝服了胡氏,同意这门亲事,毕竟这当中的好处太多。 刘周说不通胡氏,但刘俭出马,就立刻能够说通了。 其实父子两个人对胡氏几乎都是一样的说辞,但最终,胡氏还是选择相信他的宝贝儿子。 至于刘周的那些胡言乱语,省省吧,靠边站去! 如此,刘家很快就派人前往卢宅,通过卢植的关系,开始走正式向高密郑氏提亲的路子。 这当中还需一个媒人,最好的人选自然是卢植了。 但卢植身为尚书,又是海内名儒,直接做两家媒人未免有些跌了身份,于是这个‘名义上的媒人’,便由卢植的儿子卢殷担任。 卢殷以媒人的身份向郑家纳采,高密郑氏答应之后,刘家便准备礼物前去提亲。 按道理来说,聘礼自当是送往高密郑家本宅的,但郑玄如今客居涿县,这些礼物就暂且送到郑玄暂居之地,待日后再派人送回乡中。 其后的问名,纳吉,纳征等一系列事,就水到渠成的往下办理。 在这期间,刘俭通过简雍,又将这件事透漏给了涿郡的郡守吕虔和县令公孙瓒。 如今的简雍已经是太守府的主簿,在郡中颇有些权柄威望。 吕虔原本只是当刘俭为卢植和公孙瓒推荐之人,没曾想他此番北上立一大功之后,便立刻又成了郑玄的女婿。 但凡是吕虔不傻,就知道刘俭已非凡俗! 此时不乘着他尚在涿县结交,更待何时? 而公孙瓒更是心中佩服! 遥想一年之前,刘俭尚且不过是一个到官道上迎接他来涿县赴任的小卒,现如今经过漠北一战,其成就俨然在他之上,更是摇身一变成了郑玄的学生。 于是乎,吕虔和公孙瓒当即送上名刺,各自携带礼品,分别往刘舍祝贺。 见面之后,吕虔拉住刘俭的手一口一个贤侄,并保证他今年的孝廉已经推举上去了,让他安心等待消息,朝廷方面很快就会有回复,届时他就会入雒阳。 如今以是光和五年,等孝廉名额下来在往雒阳,将是年底。 距离黄巾起义,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吕虔的意思阐述的很明确,刘俭在涿县也就剩下几个月的时间,还需赶紧成婚才是,若不然等进雒当郎官的旨意下来,郑玄那边怕是就顾忌不上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