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家有丑女,君敢纳否?117(1 / 1)

 他此刻尚被在党锢之中,未遭赦免,若是跟他有过多牵扯,有些有前途的士子害怕因为受到他的波及,而被断了仕途前程,因此也只能是暗中结交,不敢明目张胆的拜会。 但民间的古文经系士人却依旧如果,极为推崇郑玄。 如此,却也能够看出,今文系士子因为有朝堂和权力的牵扯,在风骨方面,相比于古文经士子,确实是差了一些。 刘俭此时此刻终于明白卢植为何在返回汉境之后,没有先回雒阳,而是先急匆匆地返回涿县了。 原来竟然是他这位年纪虽长,但论辈分却是他师弟的人来到了涿县,难怪卢植急急忙忙要来见他。 按道理而言,郑玄被遭禁锢,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不可轻易离开原地,但汉朝地方的官吏皆大半皆士人,他们虽不能再名义上与党锢之人走的过于亲近,但私下里却都因为能够援助党人感到丝毫,特别是若为党锢之人提供过帮助的士人,在士林中的名声便可如日中天备受大家敬重。 因此郑玄只要不入仕,他想去哪里游学,都会得到青州本地官署的‘特殊照顾’。 随后,卢植又为刘俭介绍了郑玄身后的那个年轻一些的布衣学子。 他是郑玄的儿子,也是他郑学的嫡系传人,郑益,字益恩,郑学的下一代继承人。 相互介绍完毕之后,刘俭认了师叔和师兄,卢植又命人摆上宴席,安排酒宴招待同门。 刘俭也是作陪,席间还不时的向师傅和师叔虚心请教。 他心中明白,卢植今日是特意将他召到这里来,给他一个机会的。 郑玄是当时经神,虽然是党人之身不曾入仕,但是他在经学方面的成就实在太高,高到让全天下的士子不得不瞻仰敬拜。 而且更重要的是,郑玄可以说是唯一一位在今文经学派,以及古文经学派同时都有着极高辈分的人,也只有他能够在两派学子之间游刃有余。 试想若是能跟郑玄搭上关系,那不论是在朝在野,不论是面对古文经学子还是今文经高官,谁不得给他三分薄面? 不得不说,卢植今日召刘俭来确实用心良苦。 宴至半酣,突听卢植问郑玄道:“康成,你觉得我这徒儿如何?” 郑玄依旧是一脸慈祥的笑容,他捋着须子笑道:“很不错,有才,有学识,有风骨,有自知之明,更重要的是……不忘本!” 卢植哈哈一笑,道:“如此,让他到你门下学习学习,如何?” 郑玄笑着看向卢植:“子干舍得?” “有何舍不得的,又不是不认我这个老师了,我教他的东西确实不多,如今又有朝事在身,让他到你门下学点真东西,这是好事啊!” 刘俭闻言,心中泛起了对卢植的感激之情。 卢老师这次确实是为自己做了件大事。 若是真入了郑玄门下,那他今后可就等同于既是卢植门徒,又是郑玄门徒。 卢植在朝中的地位不俗,又得天子信任,刘俭以卢植门徒的身份混迹朝堂,确实也能吃的开。 但若让他在郑玄门下再过一遍水。 那他在士林中的身价可就不凡了。 别的不说,但就是古今文两派,他就不需要站队任何一边。 郑学门徒,涵盖古今两派,融会贯通,且郑玄注经,天下士人皆认,便是当时鸿儒,也挑不出郑学注经的问题和毛病。 今文系学子见了他,可叫他一生贤者。 古文系学子见了他,也可唤他一声同门。 刘俭听到这,期待地看向了郑玄。 可万没想到,郑玄却摇了摇头,道:“他适才自己可说了,要克服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你如今却帮他入我门下,岂非走了他自己瞧不起的那些人的路?” “这……” 卢植听到这里,不由有些气节,但偏就找不到什么反驳之言。 刘俭心中也不免惋惜,这对于自己的仕途而言,确实是一个大好的良机,但偏偏被自己适才一顿骚操作给搅和了。 若是苍天再给他一个机会,他一定不像是刚才那般风骚浪荡。 “贤侄虽不可为老夫门生,不过却还可有另一条路可走?”郑玄摸着自己的胡须,高声莫测的笑看着刘俭。 “还请师叔明言。” 郑玄笑呵呵地道:“老夫家中有丑女,愿以为妻,贤侄愿娶否?” 这话说出来,在场中人尽皆色变。 要把女儿嫁给刘俭? 别的且不说,你可是党人啊,若娶了你的女儿,他还如何入仕,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你这不是毁人么? 卢植捏着手中的酒卮,骨关节隐隐似乎都变白了。 郑老头,你发什么疯!到这来找骂不成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