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孝廉、察廉、征辟、屯边91(1 / 1)

 “啊?”刘备文雅一惊:“德然,你此言何意?” “咱们两个这一次有了军功,朝廷必有封赏,但依我的意思,军功虽然有了,但若是单凭军功升迁,还是成不得大事,我想以军功打开一片天地,但却不想仅以武人的身份晋升,且在这个世道,单凭军功入仕,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所以你我二人一定要借着这次军功扬名之机,走正规仕途,也就是文武相济的路子。” “你的意思是,不要军职,想举孝廉?” 刘俭摇了摇头,道:“你这话一半对一半不对,前几日我与卢师旁敲侧击问过此事,只是没有想到,卢师对于这件事,早就有了先筹,他已是替你我想好了前程,前段时间还专门就此事向吕府君问话。” 简雍闻言,在旁边笑道:“看来,卢中郎将对你们的表现,颇为满意,已不同往昔,这回怕是会专门照顾了。” “门生中多几个有出息的,卢师自然乐的高兴,只是原先你我身份太低,没有噱头,如今有了这个机会,他自然肯帮忙了。” 刘备问道:“所以说,这也是你发了疯的要立下不世之功的原因?” 刘俭哈哈大笑,道:“有些事情,光靠卢师的运作是没用的,毕竟他一介古文经通儒,虽在朝中得人敬重,但却不能与世族公卿分权,咱们没有家世,仅靠卢师硬性举荐,根本争不过那些累世公卿,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堵住所有人嘴巴的理由,让他们连反驳都没法反驳。” “便是这份不世奇功了?”刘备追问道。 “对!这份功绩早晚可以兑现,但卢师的意思,是且不着急,乘着这个当口举了孝廉,入朝之后,走了郎官流程,在凭此次军功,必可脱于众人而秀,前途不凡啊。” 刘俭这话中之意,是大汉朝有诸多的孝廉和郎官,却没有身负破胡天功的孝廉和郎官,放眼天下,这是头一名的。 刘俭继续道:“一开始我也想了,若是立不下能够上达天听之功业,那我也就甘心走军功入仕的道了,但是看起来,苍天还是眷顾我们的。” 简雍在一旁道:“如此说来,你们两个人来年,都有机会被举孝廉入仕了?” “一个。” 刘俭摇头道:“卢师说了,他最大的能力,还有吕府君最大的限度,只能给咱们家一个孝廉名额。” “那,那另一个怎么办?” “卢师说,咱兄弟两个,一个走孝廉,一个走察廉。” “哦。”简雍闻言,顿时恍然大悟:“也就是说,一个去雒阳,一个在地方了?” 孝廉和察廉,都是岁科的一项,孝廉的地位比较高,一般都是前往雒阳为郎官,然后再委任以官职,而察廉则是在地方官吏中选举,上报朝廷,再由朝廷进行委派,相比于举孝廉,低了一个档次,而且被委任的官职,一般也不会太高。 但刘俭刘备兄弟俩目下有一个情况特殊,就是他们眼下有了大军功傍身,就算是其中一个人走了察廉的路子,被委任的职级想来也不会低了。 简雍来回看着这两个兄弟,问道:“那谁举孝廉,谁被察廉?” 还未等刘俭说话,便听刘备道:“自然是德然去雒阳,我留在地方为援!” 刘俭闻言笑了。 “兄长,你可想清楚了,察吏之后虽可以直接被委任在地方,但朝廷的三互法在此,你是不可能留在涿郡的。” “不留就不留,去了外地,更好展开手脚!”刘备毫不在意地道。 刘俭感慨地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向简雍。 “宪和兄,你这一次虽没有武功傍身,不过却一直在卢师军中为幕,多少有些功绩傍身,我请卢师书信于吕府君,征辟你入太守府,你留在涿县,和苏双配合,帮咱们兄弟在老家打下家业!” “打家业?” “不错,苏双如今也不同往昔了,如今他与张世平等人连成一线,垄了幽州的马市,再加上天子今年置禄骥厩丞,少不了要连年赚些大钱,甄家和公孙氏也已经打点好了,皆与我们同气连枝,你进了郡署,与他内外相合……我给你们三年时间,务必打下一份家业以为用!” 简雍的喉结微微滚动,万没想到刘俭居然给他和苏双留下了这么一份任务。 说到这,刘俭又转头看向了关羽和张飞。 “你们两人这次功劳也大,我想举荐一个人在幽州边郡以军功为官,率兵屯边,而另一个人,也同样需要留在幽州,配合简雍招揽人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