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关羽,张飞,刘备都没想到76(1 / 2)

 关羽虽非士门出身,但他幼时有幸在解县拜在了一位古文经之门的老师门下,也因此得习春秋。

 在大汉朝堂之上,今文经士门为正统学派,掌握着官学订校与文化主流传承的命脉。

 可相比于靠着家族门派延续,封闭圈子,唯恐外人见缝插针的今文经集团,古文经学派目前还秉持着有教无类的学派思想,也正因为古文经学派目前在官方的利益远远比不过今文,反倒是能够让他们安心在民间广布学派宗旨,潜心做学,扩大影响。

 而关羽,也是这当中的受益者之一,《春秋左传》的条条句句,换化为铮铮傲骨,刻在了他的骨血之中。

 苟信不继,盟无益也。

 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等等。

 这些端正人品性的语句,关羽都是逐条在自己身上落实的,《左传》中大部分的语句,都在他的人格上得到了体现。

 如此品性优良的人,自然是不能容忍郑氏人的所作所为。

 两个月前,郑宝杀人的瘾又上来了,暗中操持,倒买人夫用于其野外射猎嘻戏。

 只不过这一次,解县本地的几名游侠当真看不过眼了,这些游侠平日里虽也行为不端,但起码还有最基本的良知,于是他们暗中相约,乘着郑宝射猎杀人之际,突入其猎场,驱散郑宝手下狗奴,放走了那些‘猎物。’

 随后这些游侠也没有放过郑宝,他们虽然没有杀了郑宝,不过却做了一件比杀了他更让郑家人抬不起头的事。

 他们把郑宝给就地阉割了。

 阉割之刑,让郑宝痛苦绝后倒在其次,关键是这等于赤裸裸的在嘲笑郑家乃是宦贼走狗。

 打脸至极!

 而后的事实证明,这几名游侠的下场绝对好不到哪去,而且他们的家人也一并受到了牵连。

 偏巧,这几个游侠平日里与另外一个颇有侠义之风乡邻猛士相善,这个人就是关羽。

 彼时关羽正在并州游历,时常也会通过固定的驿舍给家中邮寄书信,而那几个游侠的家属也通过其家中将解县的消息写明,托人书信给关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