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朕该采纳哪一种?169(1 / 1)

 这家伙都感悟到这儿了么? 完全体的心学已经被他参悟一多半了吧? “卿可认出这是谁写的?” “回陛下,认出了,是王守仁。” “那他这些学问可是你传授的?” “回陛下,不是。” “?” 朱佑樘显然懵了,没料到会得到这么个回答,下意识问道:“你不是他老师吗?” “...算是吧。” “.......” 弘治皇帝有些无言的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自觉猜出了原因,和颜悦色道:“卿且放心,朕并不是要以这些学问治谁的罪,卿大可以承认下来。” “谢陛下。” 夏源先道了声谢,然后接着摇头,“但还真不是学生传授的。” “哦?那是谁传授的?” “是他自己悟的。” “可.....罢了罢了。” 显然,朱佑樘不准备再辩论这个,继而道:“不管这学问是何处来的,朕且直接和你说说此次召你入宫的原因。” 他在殿中踱着步,斟酌着词句慢慢开口道:“自太祖建鼎国朝以来,设科举,兴教化,自此科举便一直以程朱为宗,而知行合一,心即理这些学问却与程朱之道相悖,这个想必你亦是知晓的吧?” “学生知晓。” 夏源点点头,他这辈子也是读书人,学的程朱,奉的孔孟,满脑子的四书五经,章句集注,对于理学的见解不敢说多高深,起码处于水平线以上。 在他看来,心学和理学何止是相悖,简直是彻底颠覆了理学。 要知道,理学的本质是义理之学。 存天理,灭人欲。 讲究的是理高于一切。 也就是说,人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想要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克制,甚至是消灭自己的欲望,一切以理作为出发点。 换个角度来说,理学是在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 可心学,不说别的,单单一句心即理,就完全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背道而驰,既然人心既是天理,人欲即为天道,何必要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 “有人给朕上了两条建言,其一,废程朱,立新学,其二,废新学,国朝科举照旧以程朱为宗。” “卿以为,朕该采纳哪一种?” 注:【卿在古代本就是对男子的敬称,并不是皇帝称呼大臣时才能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