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为何不中143(1 / 1)

 除非这两位老臣联合起来骗自己,但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特别是两位大臣的人品他向来是信得过的,尤其是马文升,他更是素来敬重。 沉吟了许久,朱佑樘有些忐忑的出声问道:“那捷报上讲,曾追回鞑靼所掳掠走的数千百姓,此事可是真的?” “此事倒是属实。” 闻听此言,朱佑樘委实松了口气,好歹还追回了那数千百姓,若是没追回来,他说什么也要治朱晖的罪。 只是现在该如何处理又让他有些犯难.... 思忖了良久,他叹了口气道:“朱晖暂且不论,可那些将士兵丁该封赏却还是要封赏的...” “陛下....” “马卿家,且听朕把话说完。”朱佑樘摆摆手,又接着道:“此战虽是斩获甚微,但那些将士也确确实实将鞑靼赶出了边境,朱晖畏战不前,这些将士又有何辜,难不成他们还能违抗军令不成? 依朕之见,那万余人委实太多,这微小的功劳也确实难以分润,便只给那二百多有显著之功的将士予以封赏罢...” 见弘治皇帝一口一个功劳,刘健不由深施一礼,正色道:“陛下明断,此战非胜,又何来的功劳?” “功劳还是有的,抵御鞑靼,救回数千百姓便是功。” 看话说到这份上,刘健只能暗叹一声,陛下什么都好,就是这性子太过宽厚,随后又请命道:“但保国公朱晖,臣恳请陛下将其治罪,不然无以彰显国朝赏罚之明。” “朱晖...” 朱佑樘又迟疑了,保国公朱晖可谓是他弘治一朝最信重的武将,没有之一。 这些年大大小小也立下不少战功,他素来重感情,若是治罪着实有些不忍,也难免会伤了功臣之心,何况此一战虽有过,但亦有功。 沉吟一番,他摆摆手道:“罢了,功过相抵吧,不予封赏,也不予论罪。” “陛下....” “卿等莫要再劝,就按朕的意思办吧。” 说罢,朱佑樘也没等几人回应,而是岔开话题,“诸卿可知,朕那个太子近几日已是开始读书了,昨日更是在抄写论语为政篇。” 说起这件事,朱佑樘就不自觉露出了畅快的神情,脸上仿佛都有了光,此时他就跟后世的父母没什么两样,自家孩子办了件光彩的事儿,迫不及待的拿出来跟街坊四邻炫耀一番。 而殿内的几位大臣闻言俱是一怔,忍不住互相对视一番,随即好像有了默契,一同贺道:“太子殿下本就聪明伶俐,资质甚佳,只是年岁方小这才有些许的贪玩,如今肯用功读书,实乃我大明社稷之幸,臣等恭贺陛下。” “恭贺就不必了,姑且算是浪子回头而已,哈哈...” 朱佑樘很矜持的摆摆手,但最后还是没忍住笑出了声。 聪明伶俐,资质甚佳,嗯,这话朕爱听。 而且也都说的是大实话,朕的皇儿正是如此的人。 这时,箫敬躬身从殿外走了进来,“皇爷,现下午时都过了,您看是不是该用午膳了?” 听到这话,朱佑樘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肚子有些饿,于是点头道:“传膳吧。” “诸卿也莫要走了,刚好,留下来与朕一同用午膳。” 弘治皇帝素来勤俭,这午膳也相对简单,只有区区的四菜一汤,他坐在案前一边用膳,一边听着箫敬的小声汇报。 “太子拜的那位夏师傅竟是本次顺天府乡试的解元?” “回皇爷,确实如此。” “唔...” 朱佑樘回忆了一下,当初看到的那个乡试名录,头名好像还真是个姓夏的,只不过当时没有在意,一个解元在旁人眼里是解元公,但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不过尔尔。 “皇爷您瞧,这是他当初乡试写的文章,噢,还有这个...”说着,箫敬从袖口里掏出三样东西,恭恭敬敬的摆在朱佑樘的案头。 朱佑樘正想往那篇文章上瞅,目光却被其余的两样东西吸引,确切来说是两本书,还分了个上下两部。 “射雕英雄传?” 喃喃将书名念出来,他又扭头问道:“这是何物?” “话本,是那位叫夏源的解元公所写,太子殿下前些时日看的那个话本也是此物,” 朱佑樘瞬间恍然,盯着那两个话本看了几眼,忽而笑道:“想来那什么降龙十八掌,还有什么中原五绝便是出自于此书了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