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134(1 / 1)

 淡黄筋道的面条铺陈在清亮如水的鸡汤里,两颗雪白细腻的鱼丸卧在其上,数缕鸡丝,淡红鲜虾,缀上一把子碧绿莼菜,色香味俱全。 沈澜睡了一日,精神稍好,竟用了大半碗。裴慎见她到底不似方才那般恹恹的了,便笑道:“你若吃着喜欢,明日再叫厨房做便是了。" 沈澜随意点点头,搁下越窑青花碗,拈了块桌上的带骨鲍螺,问道:"到哪了?" “锡山水驿,前面便是无锡。”裴慎笑道:“要过的船多,我们得在这里停泊上半夜。” 沈澜微怔,便晓得裴慎未曾动用身份,这是不欲声张,叫旁人知道他没去南京祭祖,却出现在了苏州无锡一带。 沈澜点点头: “既是如此,我可否出了船舱透透气。” 裴慎见她虽精神好了许多,却略有病容,便蹙眉道:“才九月你这屋子里便点上了炭盆,可见你身子虚,哪里好出去吹冷风呢?” 沈澜便失望不已,只低声道:"我在船舱中闪着无趣,你且与我说说外头风物。" 裴慎愕然,没好气道:“你这是拿我当说书的?” 见她拿着鸡毛当令箭, 裴慎只轻哼一声, 状似顽笑道: "上一回我带你去庙会, 告诉你金龙四大王庙是运河河神。你倒好,转眼便从那庙里逃跑。这会儿我若再说些无锡风物,谁知你会不会又伺机而动。" 沈澜瞥他一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裴慎万没料到她竟倒打一耙,难免瞠目结舌,指着她笑骂道:“你只消成日里气我罢!” 沈澜慢悠悠的想,若能将裴慎气死,倒真好了。 被沈澜挤兑了一通,裴慎便专与她聊起无锡风物,绝口不提任何地理舆图。 “若论及物产,无锡的华氏荡口酒、何氏松花酒、锡注均颇为有名。” 沈澜不好酒,听起来也不甚感兴趣,便问道:“可有什么旁的趣闻?” “说来无锡有一家进桥店,专卖些泉酒、宜心罐、泥人之流,颇为精美。”见沈澜颇为向往的样子,裴慎便笑道:“你若感兴趣,我且派人去买几个泥人来。” 沈澜摇摇头,夤夜驱使旁人奔走十几里就为了买个泥人,她还没那么不知疾苦。 不过驱使起裴慎来她便毫不介意了。沈澜好奇道:“无锡当地可有些奇特的风土人情?” 裴慎瞥她一眼,笑道:“无锡北塘每年二月有香灯会。这香灯会说来也颇为奇异,苏州人为上武当山求拜,便年年聚集无锡,久而久之,竟成了香灯盛会。” “二月啊。”沈澜难免感叹:“如今已至九月,错过了。” 裴慎一听她想去这灯会,便点点她,警告道:“你可莫要乱跑。两个月前,刚有干余倭寇自海阳登陆,突袭苏州青村所、陆泾灞、娄门等地。你也就是运气好,但凡你稍早一些逃跑,撞上倭寇,即刻身死魂消。” 哪里是运气好,分明是她小心谨慎。 孤身坐小舟时,表现的很穷。拿到路引坐大船,又刻意挑学子多的船。就是因为这帮读书人多有同窗,消息灵通,挑得路线、出行时间必定安全,且读书人一多半都穷,便是真有倭寇盗匪劫掠,也不会放着肥羊客商多的船不挑,专挑读书人抢。 “我运气的确好。”沈澜轻抚胸口,一副后怕样。 裴慎素来知道她胆大包天,见她这般也不甚放心,只再三强调道:"我方才说得不过是一股倭寇,还有川沙洼的倭寇前些日子突袭泗泾、北竿山,与无锡石塘桥倭寇合流。” “除此之外,另有三万余人的倭寇囤积拓林,还有倭寇进攻台州,劫掠象山、定海。” 语及此处,裴慎面色已难看起来:“江苏,浙江、广州、福建,整个南方沿海俱有倭寇流窜。” 沈澜叹息道:“这些倭寇为何流毒如此之广?竟在南方遍地开花。” 裴慎心道自然是真倭寇、海盗、掺和在其中的佛郎机人、走私的沿海士绅、受贿的朝堂高官,乃至于被财货侵染的士卒军队……相互勾连,方弄出了绵延五年,流毒数省的倭患。 可裴慎哪里会把朝堂大事与她讨论,便笑道:“最尔小国,疥癣之疾罢了,逍遥不了几年。” 沈澜一听就知道他在敷衍自己,脸色便也冷下来,再没了谈话的兴致。只快快道:“夜深了,我要去睡了。”说罢,走进房内,合衣入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