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虚空悟道,明心明我明道123(1 / 1)

 他没有发现自己的五大神藏在发光,也没有听到这黑暗中响彻的道音。 此刻,他的神识小人在识海中化成了一道七彩光芒,来到了他的识海深处,再次盘坐到了命运之门前。 在命运之门的周围,萦绕着一种亘古不灭的韵律。 似乎在阐述着一种极致伟大、极致浩瀚的道,那是天地日月都会腐朽,而命运之门永存不朽的道。 同时,在周清的心中,响起了一道似乎包含了亿万种吟唱的音节,说不清,道不明,似乎在赞美命运,在歌颂命运的永恒。 突然,在周清的苦海中,那早已化成一个圆环的天脉也开始微微颤动。 一道声音在周清的心中不断回响。 “我为彼岸...我为彼岸...我为彼岸...” 周清被这道声音惊醒,他忽然回想起了自己在迷失之祸中的思考。 他没有去寻找彼岸,而是选择成为众生寻求的彼岸,他不喜欢将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他希望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人可以老,力可以衰,但心却不能死,理想也不能灭。” 周清又想到了灵湖城的那个老儒,没有半分修为在身,但其内心的光芒却超越了太多太多的修士。 此时,周清身上每一寸肌肤都发出了一种奇特的气息,那是苍生的气息。 不知漂流了多久,在这无尽的虚空中,周清已经穿越了数千层次元空间了,归途渐渐清晰。 他心中的灯越来越明亮,几乎成为了一轮太阳,他的方向感也越来越强,只差一丝,就可以将明确的坐标映照到心中。 然而周清依然没有睁开眼,他沉浸在命运的韵律中,他的思维,他的神念,前所未有的敏锐,前所未有的通明。 “修了道,成了仙,便可以忘掉自身弱小的过去,将凡人视为任凭宰割的蝼蚁了么?” “说弱小即是原罪者是谁,若弱小便是罪,那天地间人人都有罪,修路哪里有尽头。” “浮萍不是不想生根,蜉蝣只是无能为力,蝼蚁尚且会偷生,螳臂怎能不惜命。” “众生不是不想变强,只是天地如此,规则就在那里,不是谁都有狠人大帝那样的才情。” 在这无尽的虚无中,冰冷黑暗的空间里,一股奇特的道音却在轰鸣,声音越来越大。 在这一刻,命运之门上那繁复的音节,周清竟然悟出了其中的一段内容。 “命之承载,是为气。气之根本,是为命,生生不息,是为运。规则注定,是为宿...” 周清心中的道开始渐渐清晰了起来,在这虚空中漂流了不知多久,周清终于要真正的明心,明我,明道了。 “众生的命运,世界的命运...” 周清对于命运的领悟,又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顿时,他就感觉到了诸天之中,庞大的命运无所不在,命运就是那滚滚河流,又分为无穷无尽的支流,注入到达了每一个人身上,化成了一道道命运之线。 周清的身上开始散发出一种难以想象的光芒,这光芒似乎能跨过漫长的时间长河,照耀万古。 时间、空间,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这光芒的传播。 周清所在的这一层次元空间,被这种光芒充斥了每一个角落,这黑暗中似乎都诞生出了一丝温暖。 这光芒,是一种世间从未出现过的颜色,但如果有人看到这光芒,却会感觉似乎这光芒一直都在身边。 诸天万界,无论是多么偏僻的地方,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生命,只要看到这光芒,就会明白原来它一直在。 它无处不在。 “诸天生灵,一切众生,凡应我身,皆处彼岸...” “诸天生灵,一切众生...” 那股在虚无间传递的道音突然出现了含义,不再是天地自然的轰鸣,而是带上了周清的道念。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似乎有什么东西破碎了。 “咔擦” 周清的身前,立刻出现了一道裂缝。 这裂缝后不再是同样的漆黑景色,而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 鹅毛纷飞,银装素裹,无数座巍峨大山连绵不绝。 周清猛然睁开了双眼,眼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世界,其中有宇宙在开辟,有地风水火肆虐,还有无尽漆黑的劫水。 周清立刻就穿越了过去。 而此刻,外界也过去了一个月,三家势力的人都来到了寒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