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斩佞367(1 / 2)

  朝堂之上,霎时鸦雀无声。

  他们只知公主办事务实,却没想到今次的案子不但办得漂亮,还连打带消地把来俊臣一干酷吏都拔了个干净。

  来俊臣对武皇而言意味着什么,这些臣子心知肚明。

  他们不禁偷偷窥伺此时的太平与武皇,公主凛然自若,腰杆挺直,站在百官之首,与龙椅上的武皇对视。

  武皇双鬓已斑白,肃杀之气不减一分,眼底涌动着余怒。

  殿下今次无疑是虎口拔牙,斩的可是武皇手中的利刃。都说武皇盛宠殿下,可经此一事,只怕殿下与武皇之间必生罅隙。

  有些李唐旧臣心思转得极快,已经在这两人身上嗅到了血腥味。镇国公主不单是大周的镇国公主,只怕还是大唐的镇国公主。

  平日这些臣子并未把太平放在储君人选之列,如今看来,公主已有英主之姿,只可惜公主膝下无子,即便有子也是姓武,即便是储君的上佳人选,他们也只能望而却步。

  可惜了。

  武皇捏紧龙椅上的龙头,肃声道:“此案太平办得好!”武皇本想趁机提拔太平,可太平已是镇国之衔,随后,武皇只得加赐了太平封邑数,足足万户。

  天下苦酷吏已深,公主一战成名,名扬四海,一时之间,已算是权倾天下。

  武皇迅速以贪渎之罪接连斩了数十名酷吏,来俊臣问斩那日,神都百姓都赶来围观,纷纷拍手叫好。

  自此,朝堂朗朗,小人退散。

  武皇拔擢了好几个新晋进士补缺官位,朝堂上以狄仁杰为相,大有君子满堂之相。随后,姚崇与宋璟办完江南肃清风月之所的案子,太平举荐两人去房州当庐陵王的幕僚。

  两人听闻了公主事迹,对公主又崇敬了些许,本以为公主不会再提幕僚一事,没想到公主竟还记得当日的诺言,甚至还亲自相送出城。这两人说半点不悔,那都是假话。两人到了房州,亲见庐陵王那些享乐之举,平日谏言,庐陵王充耳不闻,不过数月光景,两人的心都凉透了。

  囿于男女之别,弃英主而从庸人。两人偶尔对酌,只叹当初眼界狭窄,就算庐陵王他日能坐回龙椅,他们两人的抱负也难在庐陵王手下施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