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小吏220(1 / 2)

  “昔年先帝病笃之时,裴公也在御前伺候,裴公难道忘记了先帝的诏令?”武后骤然打断了裴炎的话,眼底已闪过一抹杀意。

  诏书是裴炎当众宣读的,他怎会忘记。

  “裴公既知诏令,为何要帮着一个自去国姓的叛贼谋事?当众逼迫太后还政!”监察御史突然站了出来,大声厉喝,“难道是徐敬业暗许裴公事成之后,权倾天下?”

  “血口喷人!”裴炎大怒。

  监察御史继续道:“太后方才已经言明,只须叛贼平定,便还政陛下,诸位都是听见了的。唯独你裴炎!明明听见了,还非要让天后今日还政,你是何居心?!”

  裴炎恼怒,破口大骂:“天后惜才,是以臣才想化干戈为玉帛,能不战则不战,能招安便招安……”

  “所以,依裴公所言,今日叛贼要天后还政,太后就得依,他日叛贼要陛下禅位,陛下也要禅位?”监察御史再冷声反问,“这就是裴公的化干戈为玉帛么?!”

  “来人,拿下裴炎!”

  武后趁着两人争吵激烈之时,猝然下令。

  候在殿外许久的羽林将士冲入殿上,很快便将裴炎拿了下来。

  “裴炎,你身为凤阁中书令,竟与叛贼沆瀣一气,其心可诛!”武后没有让再有辩解的机会,当即下令把裴炎拖下去审问。

  裴炎实乃第一宰相,今日在这殿上突然以谋逆罪之,霎时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

  婉儿静静地围观着这一幕的发生,不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武后这招连消带打,确实是釜底抽薪。

  一边杀鸡儆猴威慑人心,一边斩草除根以揽大权。

  裴炎一倒,今后这朝堂之上,再无谁敢出言反驳武后政令。也是从今日开始,婉儿已经可以嗅到这朝堂上弥漫开来的血腥味。

  往后数年,酷吏横行。

  自王孙贵胄到朝堂官员,只要不顺从武后者,皆不得善终。

  婉儿只庆幸,这辈子的太平远离洛阳,不在杀戮的中心,可以安安稳稳地过几年清净日子。

  想到这里,婉儿不禁悄然舒了一口气。

  扬州叛乱尚未平定,裴炎便以谋反罪问斩。武后大权独揽之后,很快便开始全力镇压徐敬业的这场兵祸。

  十二月,叛乱彻底平息。

  武后大胜此战后,便开始大肆提拔武氏子弟与寒门子弟。第二年,武后寿诞,太平自长安送来贺礼,恭贺武后松鹤延年。武后大喜,暗记一功。扬州叛乱时,长安乃至关中一带,无一处响应,想来定是太平暗中稳住了这几处的局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