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她的坏心眼(1 / 2)

李香见一时也没好的法子,索性不想,先把剩下笔筒都弄完。

她一共就用了两首诗。

一是刚刚那首板桥先生的《竹石》。

另用了东坡先生的一首,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用这首诗纯粹是她的坏心眼,她想利用这首诗激起学子的购买心,暗示他们不买就是大俗人。

连三郎这个半吊子读书人看后,都不再叨叨她不该玷污好诗,沾上铜臭味。

可见这首诗的功力有多强。

虽对不住东坡先生,她怕招惹太多关注,就只用了板桥先生的落款。

等她写完所有笔筒,天色渐暗,二郎他们陆陆续续回来。

李香去准备晚饭。

院子里,三郎卖力跟家人解释李香做的笔筒为啥能卖。

赵家其他人没他读的书多,似懂非懂的,但被他的热情感染,看着屋檐下一整排的笔筒,目光逐渐火热。

二丫单独找来灶房,看李香在忙着砍大骨头。

“我来帮你!”

她在主动示好。

李香没道理拒绝,毕竟住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

“那你多搬点柴火过来,这骨头起码得炖上一个时辰!”

二丫下意识提高了音量,“一个时辰,那得用多少柴火?”

怕李香多想,赶紧又解释,“我没别的意思,就是砍柴也很费劲,会耽误干活。”

“我明白。”

李香笑着解释,“我是听大夫说,断腿的人喝骨头汤是大补。”

她跟三郎打听过,赵大顺断腿了并没有截肢,因家里没钱才一直拖着没治。

赵行知冒生命危险也要进山打猎,李香猜想多半也有存了卖银子给赵大顺治腿的心思。

“谢,谢谢你为爹着想!”

二丫红着脸道谢,她似乎也没有那么讨厌。

李香受了她情,又补充:“多晒太阳也有好处,你可以让二郎弄个躺椅。”

“嗯,我等会就跟他说。”

李香不再多嘴,继续砍骨头,锅里已经坐了热水,她将骨头全部推了进去。

骨头肉足够新鲜,不需要放额外的调料。

只需要等水开后撇去浮沫,放上葱段和姜片,改小火炖上两个时辰即可。

李香另起锅,用白米和糙米混合着,煮了一大锅米饭。

她叮嘱二丫顾着火,自己去门口地里拔了萝卜和白菜。

萝卜洗净切块备用。

白菜的话,她打算做一个醋溜白菜,但因调料不全而放弃。

赵家只有盐和菜油,酱油,醋都没有,更别提糖了。

李香只能退而求其次。

等饭熟后,先盛出饭装大盆里,随后切了半块肥肉熬出猪油,多余的油盛出装罐留着下次用。

余下的一点油和猪肉炸,加入切好的大白菜,炒了一盘油炸白菜。

这时,骨头汤也熬了大半个时辰。

李香将洗净备好的萝卜下进去,让二丫转大火收尾。

油香、肉香、萝卜香……,勾的全家人唇齿生津。

东屋躺着的赵大顺落下泪来、

家里多久没吃过肉?

这个媳妇算是娶对了,他对得起孩子们死去的娘了。

又过了一炷香,骨头萝卜汤也出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