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嘉树图(1 / 2)

人生不过三万天,但却总是会有人,怕你穷,又嫌你富。

怕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怕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命二运三本事,人世间的事情,也总是阴差阳错的很。

秦良民从秦家村准备里去城里生活的时候,家里的老毛驴总是带不走的。

秦良民和老毛驴朝夕相处,相伴多年,感情深厚。既舍不得宰杀,也舍不得买卖。

索性就把老毛驴留给了离着秦家村最近的许姥姥。

秦良民临去城里前还特意去找了许姥姥叙叙旧。

“大姐,老毛驴跟了我很久,总是有感情的,我带不走,又舍不得。就给你留这了,你瞧着安排它吧!兴许能卖个好价钱的。”

也不是没有驴贩子上门来看,况且人家也都给出了相对合适的价格。

可许姥姥却怕是秦良民在城里住的不习惯,再回到村里来。

总是嫌弃人家给的价格太低了,想再看看价格。

遗憾的是,没过多久,许姥姥就听到秦良民撒手人寰的消息。

老毛驴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许姥姥对弟弟秦良民唯一的念想。

后来,许家也就再没有人提出来要卖老毛驴的事了。

再后来,老毛驴就怀了孕,然后也就有了驴小满。

驴小满出生的时候,老毛驴随即就跟着秦良民一起去了。

许姥姥让许春海把老毛驴埋在秦家坟附近,只当是自己的弟弟魂归故里了。

许红枣又给小毛驴起了驴小满这个名字。

“小毛驴,以后你就叫小满吧,二十四个节气里头,全都有大有小的,但却就只有一个小满,小满胜完全。”

为了满足谢长夏关于小窑里养头驴的求知欲,闲来无事的许红枣,也就在饭后数星星的时候,讲起了驴小满的故事给他听。

谢长夏说:“长姐如母,许姥姥应该是想让秦良民留在自己身边的吧。但是又尊重他自己的选择。后来又看着老毛驴,生了驴小满,现在驴小满又生了驴万全,想必许姥姥的意难平,也能释怀了。”

许红枣说:“我姥姥经常念叨我三舅姥爷,一辈子,一场空,意难平的很。或许是释怀了吧,也或许没有,但终究是过去的事了。”

现如今驴万全这头小毛驴,比起驴小满来,那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驴万全自打生下来起,是从来也不睡懒觉,就喜欢整日的撒欢打滚。

每次许红枣瞧见驴万全的时候,驴万全的那四只驴蹄子都忙的停不下来。

驴万全非常的顽皮,每日里的行程安排都排的很满。

不是追赶着鸡满院子里跑,就是非要和羊逗闹个不停。

恨不得猪窑里猪都能破门而出陪它遛个弯。

西院的成功窑里,许红枣一早放着现成的干草给它吃。

驴万全只看了几眼,不喜欢也不吃,非要自己四处寻摸着青嫩地草来吃。

吃的高兴了,驴万全还要舒舒服服的打几个滚。

再晃晃悠悠地走回去驴窑里。

许红枣和谢长夏玩笑着说:“我是年岁大了,管不住这头顽皮任性的小倔驴了,不如你回去城里的时候,给它带回城里送动物园里去吧。也省的我看着它头疼的很。”

谢长夏玩笑着说:“比起来这头驴万全,我更喜欢奶山羊白雪,你要是让我把白雪带回城里的话,我想我会更开心。”

“你这个人哈,做好的饭菜给你吃,你不吃,偏要那没下锅的菜,怎么和驴万全一个性子。你怎么不想着把我也带回去城里算了。”

谢长夏眯着眼睛笑着,若有所思地瞧着许红枣说:“当然,只你愿意跟着我的话。”

许红枣后知后觉地察觉出了丝丝缕缕地暧昧与尴尬,然后便沉默不语地望着对面的墩台梁。

墩台梁上种植着大片的洋苹果,马上就又要进入采摘期了。

斗转星移,夏去秋来。转眼就又是一年的八月中秋了。

中秋佳节,一开始也是源自古人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名中秋。

传闻里,中秋之夜的月亮,是一年之中最大最圆最亮的月亮。

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有着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也是日必返回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中秋节自古就有着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在农历八月的中旬,又正是秋粮收获的时令。

此时节里,各种的瓜果葡萄也都已经成熟。

人们在中秋时节,欢聚赏月、祭祀、庆贺丰收。

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也会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