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归家与修行(1 / 2)

“徒儿遵命。”苏璟恭敬应答。

四人聊了一会,苏璟和师兄师姐熟悉了一下。林老开口道“好了,钰儿,你和云庆先去忙吧,我给你们三师弟讲讲青阳功的运行诀窍。”

“是,女儿(徒儿)告退”,两人缓缓退下。

“你且将研习青阳功不明白的地方道来”,苏璟听闻此言,连忙将种种疑问缓缓道来。林老当下将那青阳功修习诀窍详加剖析,又指点种种呼吸、运气、吐纳、搬运之法。

苏璟本来只靠背强记口诀,经林老这么一加剖析,这才知每一句口诀之中,都包含着无数精奥的道理。只得如饥似渴的细细思索,林老也不厌求详地细加说明,苏璟逐渐窥见了武道中他从未涉足的奇妙境界,颇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觉。

不知不觉一个多时辰过去了,苏璟终于将青阳功大体领悟,林老嘱托道:“以后在修炼中也要时常揣摩,如有疑问可及时向我咨询。这段时间你且专心蕴养正经,青阳拳法也有助于青阳功的修习,不可放松,待养经完成,为师再传你下一套武技。”

“徒儿明白,师傅您早点休息,我先行告退。”苏璟说完,缓缓退出了后堂。

回到卧房,苏璟心想青阳功已经掌握,现在务必抓紧时间揣摩练习,早日达到重启第一个他我命运线的条件。

……

翌日清晨,阳光和煦,春风袭人。

苏璟起床洗漱完后,先做了一套前世记忆中的八段锦热身,接着打了一套青阳拳法后,便向林老的院子走去。

苏璟入院后见林老正在亭子间品茶,快走几步上前拜道:“徒儿拜见师父,幸得师父收入门下,今日想请得一日假期,归家将这一好消息告知父母后,好安心修行,望师父恩准。”

林老抿了一口茶,沉思一会,开口道:“以前你是药铺学徒,按规矩一月得一日休沐,现如今已拜入为师门下,规矩确实也得改一改了。这样,以后你若在紫珠镇辖域内活动,晚上能回来药铺,即可自由行动,不用再行请假。但你切记不可独自离开镇域,野外危险重重,你现在虽已感气,但武学单一,经验浅薄,务必注意安全。”

苏璟再拜道:“多谢师父,徒儿一定牢记师父教诲”。

“嗯,若无他事,你准备一下早点出发,早去早回”

“徒儿告退”。

苏家村距紫珠镇约二十里左右,算靠的比较近的一个村子,毕竟这个世界面积广袤。

苏璟换了一身灰衣,走在回家的道上暗自思付:“要是有一匹马就方便多了,可惜药铺的几批马都有他用,而买一匹普通马都得二十两银子。唉,我们家一年刨去开支也就能攒十两银子,四年前我拜入林氏药铺就交了十两学费。还好从第二年开始,我就能打杂免学费了,不然这开销可不小。而养马的花销也不低,现在完全消费不起这种异界‘小汽车’。”苏璟不由感慨:“在哪都缺钱啊,换了个世界还是穷”。

在阳光的照耀下,苏家村显得宁静而祥和,袅袅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的屋顶升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苏璟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脑海中不由浮现起自己前世儿时的记忆,一时之间思绪万千“真的回不去了,前尘往事,烟消云散,如今我就是大靖皇朝的苏璟”。

推开家门,一股熟悉的家的味道扑面而来。母亲正在灶台前忙碌着,准备午饭,父亲正在院子里晾晒着刚采摘的药材,锄头靠在院边,还带着泥土,显然父亲是刚从田里回来的。

苏璟家祖上几代都是苏家村的农民,不知为何,家里人丁不旺,基本都是单传,传到苏璟爷爷这辈赶上大旱,差点断了香火。

好不容易熬了过来,到苏璟父亲十多岁的时候,苏璟爷爷就因疾病去世了,留下苏璟父亲一个人,自己摸爬滚打到了二十多岁,除了种田还兼职种一些普通药材,日子略有改善,才娶了附近李家庄的苏璟母亲。

生了苏璟后,家里并不宽裕,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苏父觉得一直种地难有出息,为了苏璟的前途,咬牙花钱送苏璟去了镇里的林氏药铺当学徒,既能识字,又能学门手艺,有天赋的还能习武。

苏璟的父母由于长时间辛苦劳作,不到四十岁就显得有些苍老了,想到这,苏璟不由鼻子一酸。

“爹、娘,我回来了!”苏璟收回思绪,像往常一样地喊道。

母亲听到声音,连忙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璟儿,你今天怎么回来了!还没到你这月休沐的日子吧?”说着,她快步走了过来,拉着苏璟的手仔细打量,眼中满是关切。父亲也放下手中的药材,默默站起身看了过来。

苏璟笑着回道:“爹、娘,我这次回来,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我已经成功感气,拜入林老门下,以后在镇内可以自由行动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