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东窗事发?(1 / 2)

“厂公有令,今日起不得肆意搜查官员。”

一道命令在东厂缇骑之中传播。

“哪个厂公?”

“还能是哪个,尚厂公呗。”

“可不是说许大人领了皇命,叫我等听他命令吗?”

“谁知道怎回事,咱们听令就是了。”

……

消息很快传到许化田耳中。

他随即下令,继续执行先前的命令,接着搜查过路官员。

两道相冲突的命令一出现,街上的混乱开始了。

上午路过一个巷口还没事,下午浑身都被搜查了一个干净。

东厂左右横跳的事情弄得京城议论纷纷。

随着东厂内部的人争端与越来越大,尚铭与许化田冲突放到了明面上。

眼看两个内臣争权弄得京城鸡飞狗跳,朝廷官员也不惯着二人,弹劾的奏本是一封接着一封往宫里递。

大明立国百年,各种制度都已现腐朽之象。

弹劾制度亦是如此。

立国之初,太祖特允御史闻风上奏之权。

起初御史大多还能秉公执纪,可越到后头越不像话,直到英宗年幼王振擅权。

都察院被一通整治后,先是屈服于权宦,后又对辅臣俯首听令,几番作用下,成了朝中各个势力的发声筒。

弹劾的奏本也愈发增多,皇帝是烦不胜烦。

起初皇帝照理懒得搭理,直到更多弹劾的奏本到了御案上。

弹劾奏本很多,不一定代表被弹劾之人就一定是罪无可恕,但一定代表他做错了一些事,惹了众怒。

一本弹劾许化田祸乱宫闱,私掠宫中女官,深藏府邸并逼迫女官为其对食的奏折出现在御案上。

这一封奏本摆放在所有奏本的最上面,一下就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在看过奏本之后,皇帝的眉头深深皱起。

“真有此事?”

“奴婢不知,不过许化田向来忠贞,想必不会做此等僭越之事。”

怀恩的“好心”辩解好比火上浇油,在皇帝本就不满的心头加了一把火。

皇帝冷哼一声:“怎么,向来直言上谏的堂堂司礼监掌印也怕了。”

怀恩跪地叩首:“东厂缇骑都被许化田派出,奴婢手头确实无可用之人,近日信息多有迟缓,奴婢有罪。”

皇帝沉吟片刻:“内廷的事,内廷办,你领朕口谕调拨一部分锦衣缇骑把这事查清楚。”

“奴婢领旨。”

……

“雪莲一钱、灵芝一钱,我背完了。”元春兴奋地站起身子。

这一天她等了好久,繁琐绕口的丹经比女诫难背得多。

现在终于背完了。

“你说过我背完丹经就可以出门。”元春娇憨的一挥小拳头。

这些日子的相处下来,她自认为琢磨透了许化田的性子。

眼前的这个年纪与她相仿的权宦,虽神情总是一成不变的淡漠,但除此之外还挺好相处。

关在院子里的这些日子,行动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可宫中生活乃至在荣国府中的生活,也不还是在一个小小的房子兜兜转转。

女子的生活本就狭窄而简单。

反倒是在院子里的这些日子,少了宫里诸多规矩的束缚。

自己爱吃的鱼也可以吃了,不用怕吃了之后有腥气而惹人厌恶。

走路不用低着头盯着脚尖,热了可以寻个凉快的角落随意的坐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