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1 / 2)

  杜诗情滔滔不绝的说了一路,杜教授越听越稀奇,忍不住皱眉道:“开店?她一个高中生开什么店,是因为家庭困难吗,刚听你说她家的条件应该不差啊。”

  杜诗情道:“不是因为家庭困难,是她学吉他的老师家里困难,想开店补贴家里,本钱不够,晓月就投资了,是算合伙开店,听曹娟说那个吉他老师特别厉害,既会作词又会作曲,对了,他叫沈涛,我说怎么这个名字听着耳熟呢,上回联欢会,晓月唱的那首歌,好像就是这个沈涛作词作曲的,在音像店看见他的时候,我怎么给忘了呢,早知道,让他给我签名了。”

  杜教授道:“音像店在哪儿?”

  杜诗情:“就在文化街中间,旁边是古籍书店。”

  第194章

  欠饭还饭

  放假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仿佛一转眼的功夫就开学了,晓月也重新开始了忙碌的高中生活,好像不管什么时代,高中生都不轻松,尤其市一中的更是,除了上课就是做不完的卷子,尤其她们九班作为一中绝对的尖子班备受瞩目,就连午休的时间,也会被老师占用,晓月一度怀疑教室里是不是安装了监控设备,不然为什么,稍微一空,必然就会进来一位老师,不是做卷子就是讲题 ,各科老师们见缝插针的本事,真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此密集无缝的高强度的学习,想掉队都难,而对于晓月这种自带金手指的,效果更是出奇的好,以至于到了期末考的时候在原有基础上她的排名竟然还前进了一名,从全年级第九名上升到全年纪第八。

  别看就前进了一名,实则非常不易,因为排名在前的差距很小,相邻名次的分数差往往是零点几,所以在一群高智商的学霸中,维系住原有名次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还前进了一名,尤其晓月在数学上的天赋跟这些人是没法比的,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结果靠的当然是她超强的记忆力。

  不管怎么说,期末考之后高一就算结束了,等暑假过完就是高二,而高二就会面临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文理分科。

  班主任苦口婆心的讲了许多,并且为此特意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可见分科有多重要,家长会是老娘来开的,其实老娘就是象征性的去走个过场,从中考开始,确切的说是从河沿路拆迁开始,晓月虽然是这个家最小的一个,但却是名副其实的主心骨,因为一次次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晓月出的主意都是对的。

  就算小茹姨的服装生意跟小舅的修理厂都时不时会征询一下晓月的意见,更何况高中分科本就是晓月自己的事。

  老娘回来也就传达了一下老师的意思,班主任还是希望她选理科,说这样将来更有发展,而以她目前的成绩,即便理科考个重点大学也完全没问题。

  关于选科的事儿,班主任已经单独找她谈过几次了,总之还是对她抱有希望,甚至还提起了初三模考那次她考满分的光荣历史,认为她在理科上还是很有天赋的,只不过上了高中之后,没找到数学的节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