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家中遭贼(1 / 2)

那天晚上恰逢十六,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西北的夜晚总是格外的美丽,月圆如镜,繁星点点,银白的明月照得大地亮如白昼。

半夜时分,杨妈突然莫名惊醒,看到外面银白一片,心里一惊,暗叫:“糟了,又睡过头了,昨天面才磨到一半,今天要早早起来磨面的,怎又睡过去了。”她一边埋怨自己一边急忙放下慧英。

奇怪的是,平时一放就哭的慧英今天却乖巧的很,一声不吭地继续熟睡。

杨妈想到磨房里磨了一半的面,顾不得多想,赶忙起身下地。走到屋外,才发现今天的月亮似乎特别圆,特别亮,把大地照得白晃晃的,其实时辰还早。

杨妈舒口气,刚要回屋继续睡觉,却发现隔壁小屋窗户上搭着个攒毛褥子。

她吃了一惊,悄悄走到小屋窗前,看到坑上有一个人正在翻羊毛,杨妈一边用手摸着褥子,一边在心里思想:“难道孩他爹赌博赌输了,要拿羊毛去顶债?他平时也没这毛病啊?”正思量间,那人突然转过身来,头上扎着个白毛巾。

杨妈大吃一惊,猛然反应过来,撒腿就向街门跑去。跑到街门跟前边开门边喊:“孩他爹,孩他爹,家里进贼了!家里进贼了!快起来,快起来,抓贼啊!”

杨绩林一听,一骨碌翻起来,边穿衣服边大声喊:“抓贼了!抓贼了!”慧明和弟弟妹妹也吓得懵懵懂懂地爬起来,跳着脚和爹爹一起大喊起来。

村里人听到喊声,不一会也纷纷从家里跑出来,边跑边敲锣的敲锣,喊叫的喊叫,有拿棍棒的,有拿钗子的,有拿铁掀的,什么顺手拿什么,一窝蜂涌向杨绩林家,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按老中青分工,把四面墙都围了起来。

不一会,三个贼人从西墙角上溜了下来,众人不由分说围住他们就是一阵痛打。贼人边抵挡边逃跑,眼看寡不敌众就要被抓住了,领头的贼人故意学着外地口音说:“我们把东西给你们放下,你们就饶了我们一命,放我们走吧。”

冲在最前面的二大爷听到贼人的声音,觉得耳熟,心中正疑惑间,又猛地和领头的贼人打了个招面,认出是同村的潘三贼子,心下一软便劝众人道:“打贼莫若惊贼,既然东西放下了,就让开让他们走吧。”众人这才愤愤不平的勉强让开一道缝,不甘心地放贼人走了。

眼睁睁看着贼人渐渐走远,众人不甘心地一边咒骂,一边唉声叹气,感叹世道的不太平。

正在众人吵吵嚷嚷之时,潘三贼子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

他跑到他婶婶身边,装模作样地问道:“他们吵吵啥呢?”

他婶婶看了他一眼,敷衍道:“说是庄子里进贼了,在抓贼呢。”

“噢!那贼抓住没?”

“没有,放走了。”

众人一见,多数人已明白几分。心照不宣地看了潘三贼子一眼,不再吭声,回家去了。

杨绩林、杨妈和孩子们拿上贼人放下的东西后赶紧回家查看。发现家里的衣服、被褥、布、线,凡是能用得上的东西都被贼人打包袱里了。粮仓里的粮食、磨房里的面粉、甚至磨眼里的粮食也都被掏空了。清点完发现,除了少了一丈二尺白布,可能被贼人裹在腰里拿走了,其他物品都抢回来了。

杨妈一边清点东西一边不停地咒骂:“挨千刀的贼娃子!人说贼狠心贼狠心,真正是贼狠心!磨眼里的粮食都掏的干干净净的了,今天要不是抢回来了,一家人就只能干等着饿死冻死了。”

杨绩林满脸忧虑地嘀咕着:“肯定是贼人打听到了我们今天打豆子,以为我们将豆子装进了粮仓里,所以才来偷我们的豆子。也是我们今天运气好,豆子没扬干净,没把豆子装到粮仓里,要是真装了,恐怕所有的豆子都被贼人偷走了。”

杨妈听了也不由感叹道:“今天也真是奇怪,平时慧英一放坑上就哭个不停,今天她却连个声气儿都没有,若是慧英哭闹起来,我们娘俩今晚可就凶多吉少了。”

杨绩林闻言惊奇地抬起头,连声说:“是吗,那还真怪了,也亏了你们命大。”

杨妈又说:“还有啊,我看到窗台上搭着攒毛褥子,若在平时我肯定会问你是怎么回事,可是今天也奇了怪了,我心里想着呢却没有出声,若是跟平时一样问出了声,说不定我们也死定了,唉!说来说去还是多亏老天爷和祖宗保佑我们呢。”

杨绩林也附和着说:“是啊,真是老天爷和祖宗保佑,要不然我们今天就完了。”

杨妈又唉声叹气地说:“唉!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