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变数(1 / 2)

——十日后。

元氏地界,张宝大营。

延绵数里的大营里,地公将军张宝在大帐内怒吼咆哮一通猛砸。

帐内一片狼藉,似有些累了,张宝箕坐在地上,对着大帐外大喊:“来人!”

须臾间,帐门外战战兢兢走进来一人,这人低着头,语气颤抖,低声道:“小人在!”

营里粮草即将告罄,口粮也是一减再减,地公将军的脾气也是越来越暴躁,这让他非常的害怕。

“传本将令,从今日起,暂停老弱妇孺口粮,直到巨鹿粮草运来为止。”

张宝面色狰狞,他话虽如此说,其实他知道接下来哪有什么粮草运来。就在刚才他收到消息,从东面巨鹿运来的十多万石粮食,在二十多里外的栾城境内被一支骑兵焚烧殆尽。

为了掩盖消息,他把回来报信的士兵也给杀了。

此刻,报信兵就倒在一旁,血迹都还没未凝固,大帐内弥漫着血腥味。

现今,张宝只能放弃老弱妇孺保留青壮,他非常清楚青壮才是军力的根本。

进帐那人,胆怯的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倒霉鬼;听张宝所说,他非常吃惊,将军居然要断了营中近十万人的口粮?那自己的老父,不也要挨饿了?

张宝见那人在帐里杵着不动,抬起猩红的虎目厉声道:“还不下去传令?”

那人陡然惊醒,自己虽然是将军亲信,可若惹恼了最近性情大变的将军,也没有好下场。

只见他连忙躬身退下,怀着离张宝越远越好的想法。

不久后,张宝的命令传遍大营,大营里顿时骚乱了起来。他们跟着造反不就为了裹腹吗?现在没有饭吃,那与以前有何区别,最可恨的是现在还背上了反贼的罪名,这可是要杀头的。

然而,骚乱并未持续多久,很快就被黄巾力士血腥镇压了,同时张宝声称粮草已经在运来的路上,断老弱妇孺口粮只是暂时的。

在明晃晃的长刀面前,普通的黄巾贼只能选择相信。

又过了几日,营地里还是没有粮草运来,很多人开始怀疑张宝当日的话,营中又开始沸沸扬扬了。

营地里皆是饥肠辘辘的人,要不是分得口粮的青壮,将粮食匀给自己家人,这些老弱妇孺哪里能撑到现在。

这就造成了整整十多万黄巾军都陷入了饥饿中,而张宝的弃车保帅之策,也落空了。

张宝也不想想,这些老弱妇孺基本都是黄巾青壮的家人,这些青壮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家人挨饿,甚至饿死,他们宁愿自己挨饿,也要让自己家人有口吃的。

饥饿让黄巾军青壮战力极速下滑,饿着肚子,还能指望他们上阵杀敌吗?

军中局势居然糜烂到这种局面,张宝完全没有料到,他心里越发的不安,败亡似乎就在旦夕之间。

于是,张宝召集了十多名心腹大将来到大帐里商议对策;这时,他才将粮草被官军骑兵焚毁的消息告知麾下将领。

这些将领原本还盼着这批粮草,如今期望落空,每个人心里都变得惶惶不安,眼下十多万人嗷嗷待哺,这战已经没法打了,能不能活着离开常山都是问题。

“将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与官军拼了?”突然,有一名黄巾贼将抱拳道:“数百年前,霸王项羽破釜沉舟方有巨鹿之胜,将军何不效之?”

张宝闻言,神情一振,看向说话之人,原来是自己心腹爱将郭太,郭太是落寞士族出身,是黄巾军中少有的勇谋之辈,一直以来深得张宝重用,领三万黄巾军。

张宝对郭太问道:“如何效之?”

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的事迹,张宝当然听说过,而自己眼前的困境与当年的项羽何其相似,但要如何效仿,他要问问提出这个建议的郭太。

郭太连忙回道:“将军应将营中所剩粮草全部分发,让营中所有人饱食,由此平息营中的怨气。然后,再将粮草被官军骑兵焚毁的消息公诸于众,必能激发将士们对官军的仇恨。再加上这两日官军步步紧逼,已经进驻北面石邑城,而石邑乃鄙陋之城!将军再告诉所有人,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唯有打败前面的敌人才有活路,才有粮食;如此方有一线生机。”

张宝听完后,心头大喜,有道是兔儿急了还咬人,官军放弃苍岩山阵地,进驻石邑城环视在侧,令他非常不安,如今看来反倒是件好事。

张宝相信,在死亡的威胁下,这必能激发黄巾军死战的决心,若破石邑,必能反败为胜。

...........

两日后。

栾城

栾城在孙瑾领着百姓北撤之后,就是一座空城,张宝大军来到这里后,为了泄愤,毁坏了城内大批建筑。

如今栾城却成了赵云麾下五百骑兵的临时据点,破败的县衙内,赵云正在听归来的斥候汇报周边情况。

赵云指节敲击着身前的石案,陷入了沉思。十天前他烧毁了张宝十多万石粮食,杀散了押运粮草的黄巾贼,接连几天又劫杀了好几波意图东进的小股黄巾贼,应该是张宝派往东面巨鹿的信使。

可这两天,一个黄巾贼都没有看到了!

按理说,张宝应该会继续派人从巨鹿运粮才符合常理!

难道张宝军中不应该更缺粮了吗?为何反而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也太反常了!

然而,事出反常必有妖,赵云心里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大事不好了!我要见赵司马!”

就在这时,外面却传来了一声大呼。

赵云猛然起身,一身甲胄发出铿锵之声,他提起龙胆枪向外走去,孙庭、周仓、裴元绍,以及刚才来禀报的那名斥候也跟着跑了出去。

入目,这是一名满身血污,衣甲残破的骑士,这人见到赵云,便从马背上滚了下来。

看样子肯定出大事了!

赵云心头一紧,急步上前,扶住这名士兵。

报信兵号啕大哭道:赵司马!十余万黄巾贼发了疯的攻打石邑城,我军大败!国相和一众将军退守苍岩山,被张宝困住了!”

“攻打石邑城?我军不是屯在苍岩山吗?”

赵云很是不解,他离开大营时,大军本就驻扎在居高临下的苍岩山上,为何来人说黄巾贼疯狂攻打石邑城,导致我方大败?莫非,孙瑾他们放弃了易守难攻的苍岩山阵地,而跑去了低矮的石邑城驻扎?

报信兵连忙解释道:“赵司马在栾城焚毁黄巾贼粮草后,吴司马向国相进言,应引兵进驻石邑,防止张宝东逃!”

不用问,赵云也知道这吴司马必定是吴匡。

赵云被气得哈哈大笑道:“常言道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十数万被逼至绝境的黄巾贼,愚蠢至极,愚蠢至极啊!”

吴匡该死,孙瑾、郭典也是糊涂啊。

而孙庭一听自家叔父被黄巾贼困在苍岩山上,急不可耐道:“赵司马快去营救我叔父吧!”

孙庭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若不是因为他叔父孙瑾,他那有资格当这五百骑兵的军侯。若是他叔父没了,那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再气,再怒!

赵云也知道没有用,事情已经发生了,发泄几句后,还是得想办法解苍岩山之围。

赵云对周仓、裴元绍二人道:“你二人各领一队人马向西查探黄巾贼动向。”

当下,赵云自然不会盲目西进,他必须要先摸清楚西面的情况。

同时,他也恼火孙庭这混蛋,本来赵云是准备将斥候洒到元氏地界,监视张宝大军动向的,可孙庭这孬货,就是不答应,他说离张宝大营太近容易造成伤亡,骑兵是他叔父命根子,不能白白折损。

现在好了,五百骑兵是没有折损几人,可你家叔父就要玩完了。

周仓二人应诺而去,赵云又让孙庭赶紧将在外的骑兵召集起来,孙庭知道事情紧急,也不摆孙公子的架子,赶紧去召集部队。

随后赵云带着报信兵进了县衙,他要仔仔细细了解北边的情况。从报信兵口中了解情况后,赵云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石邑一场大败,两万一千多郡兵,只有五千多人退回苍岩山,可以说是惨败。

最要命的是,退回苍岩山上的五千多人,已经在挨饿了,因为败得实在太惨,粮草全部丢在了石邑城,白白便宜了黄巾贼。

如今大好局势瞬间瓦解,赵云最担心的不是孙瑾、郭典等人,而是担心在真定老家的家人。

苍岩山防线被破,张宝完全可以从苍岩山下的谷道长驱直入常山北部,而老家真定首当其冲,必遭灭顶之灾。

想到这些,赵云心急如焚,他虽然已不是土著赵云,但他却把真定的家人当成了至亲。

怎么办?怎么办?赵云焦急的来回踱步......

他恨不得马上就飞回真定老家。

傍晚时分,出去打探的斥候都回来了。

........

第二天,在摸清黄巾军动向后,赵云领着近五百骑兵,轰隆隆的向西急驰。

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张宝没有分兵北上,而是在苍岩山下与官军残部死磕,大有不灭官军誓不罢休的架势。

然而这对孙瑾、郭典以及一众官兵来说,就是要命的坏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