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大户(下)331(1 / 2)

高柱对于老王家也是很满意的,也是大户。美中不足的是金凤子的爹妈都没了,要二叔王才来主事儿,这更好办,只要金凤子自己乐意,一个做长辈的能说啥。

王才本来就巴不得金凤子赶快嫁出去,省得在身边净挑事儿,看着不顺眼。

这金凤子虽然个子矮点儿,可模样是真好看,一条大辫子又粗又黑,差点就到地上了,随着走路一晃一晃,大辫子左右甩动着。

金凤子把红头绳缠在了辫子里,整个辫子黑色中带着红线,煞是好看,又落落大方,主动进了上屋给客倒了几碗水。等送到宝昌的面前时,眼里似乎射出一汪水,浇在了宝昌的心尖上,宝昌整个人都麻了、酥了,眼睛不错神儿地盯在了金凤子的脸上,金凤子嘴角一扬,轻抿嘴唇,然后露出小白牙,虽然美中不足的是有一点点兜兜齿(地包天),可正是这地包天让这样一个大闺女增添了几分媚态。

在牙齿一露之间眼睛也眯了起来,只留一条小缝缝,忽地又睁开,宝昌的心也跟着一热一凉,好受极了。他也感觉到自己的失态,慌忙接过碗放在炕沿上,生怕一错神会掉在地上。

金凤子回头跟高柱说:“大爷,水烫,慢点喝。”这话是说给高柱的,也是说给高宝昌的,因为她分明马上又扭回头冲宝昌一点头。

就这一下,宝昌认定了,非娶到手不可。

这也正是金凤子的高明之处,她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同时也不想浪费时间,成了就成了,不成也不必心凉。

在东北的农村,一般情况下,都是媒人跟双方父母说合,然后是男方领着小子来相看,要是相中了,就给做顿饭,相不中就没有饭吃。

媒人当然早就两边夸得秃了皮,这宝昌如何如何的壮实,家里如何如何的有钱,金凤子如何如何的好看,如何如何的乖巧。

这宝昌个头确实不低,毕竟是山东人的后代,放现在来说得有一米七五,这在东北农村就是大个了,长得也确实壮实,不过要是以这个来推断宝昌能干活那就错了,宝昌不下地,会不会干呢?会,干也能干,就是不干。

为什么呢,宝昌的心高着呢,要不是高柱紧压着,非要花钱买个官当。

高柱为什么不让高宝昌当官,按理来说,人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呢,谁不想孩子光宗耀祖。高柱有自己的想法,跟着老爹高龙旗一步一步地从山东登州府高家寨出来,九死一生,看尽了贪官污吏,看到了世态炎凉,看清了人情冷暖,也看穿了百态人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