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梁国公府44(1 / 2)

右边一个方姓幕僚早知国公爷有此一问,已经想好了对策:“属下愚见,朝廷上公爷不如以退为进,上个请罪的折子,这次伏击不如做实为流民暴动,五少爷原本就是驻扎在附近的都虞候,听闻忠毅候府袁大少爷遇险,带人过去襄助也是应有之义,公爷只需以教子不严为由,自请罚俸即可,只是五少爷无军令而出,怕是要撤职查办。”

这是要齐国公舍弃一个孙子的意思。梁国公有两个嫡女数个庶女,三个嫡子,五个庶子,孙子孙女更是多达二十几个,可谓子嗣繁茂,牺牲一个孙子辈也不是不可以,何况只要国公府运作得当,顶多只是去职,性命还是能保住的,等这件事过去了,换个地方再起复就是了。

陈睿只呷了一口茶,没有表示。

另一个杜姓幕僚道:“此计甚妙,不过若我是齐国公府,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想要齐国公认同此计,公爷不让出天大的好处来,齐国公府又岂肯配合我等的说词?”

方幕僚道:“我们这样做也是帮他齐国公府掩盖,齐国公还敢不捏着鼻子认下?这次他们出动的暗卫可不比我们少!”

杜幕僚道:“可毕竟是我们动手在先,虽然最后我们也没占什么便宜,到底是我们理亏,若我们不让出些好处来,以齐国公的性子怕是不惧把官司打到御前。”

“那就把都虞候赔给他们好了!都虞候好歹也掌管着一个营的马军,齐国公空有一个枢密副使的名头,手里可是一个兵都没有,如此他再不满意可是得寸进尺了。”方姓幕僚急道。

杜姓幕僚摇摇头不再争辩。

陈睿看向左边。

左边是梁国公府或明或暗一手培植起来的大小官员。左边为首的是一个白须的锦衣老头,他老神在在道:“公爷,小可只是一个传话的小人物,大伙儿有什么决议,小可一字不落的回去说给我们老爷听就是了。”

陈睿无奈道:“吴老,你就别谦虚了,谁都知道,戚侍郎事事都听你的话,你一句,抵的上大家十句。”

原来这吴老是户部左曹侍郎戚宁的幕僚。户部左、右曹侍郎不像其他几部侍郎,是正经的三品大员,只差一步就能进政事堂议事了。左曹侍郎管着天下的户口、农田、赋税,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吴老就是喝茶不语,摆明了不发表意见。

哼,国公府自己惹出来的祸事,自己解决,找他们背黑锅,想都不用想。

另一着青袍官员道:“此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国公府私自豢养暗卫,朝廷按上一个有不轨之心也不为过,往小了说,正如方先生所言,不过是没有军令私自剿匪的马军,齐国公府就算喊冤,也不敢明着说死的都是他们家的护卫,再暗地里给他们些补偿,此事也就揭过了。”

“都推在流民身上也说不过去吧,毕竟有皇城司也掺和进来。”又一官员道。

“这也简单,不是流民就是契丹、西夏的奸细,做出这些证据来并不难,终归和梁国公府没有一分干系。”青袍官员道。

“郑大人不愧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此计甚妙。”陈睿终于满意的夸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