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上邽城(1 / 2)

“铛铛铛……”

“开城门!”

陆济愁昨晚就到上邽城外了,城门关了,他进不去,只能在外面升个篝火,对付一夜。

似他这等人,上邽城外并不少,只要不靠近护城河,守城的士卒并不管。

邻近天亮,城外的人越聚越多,似这个时候进城的,要么是推车担担的小商小贩,要么就是走南串北的马队,再就是外围的乡下人,进城采买,似陆济愁这般的人,反而很少。

这是他魂穿以来,第一次去别的县城,因为不了解其中规矩,陆济愁故意排在入城队伍的中间,为得就是多看看,以免轮到自己时,横生枝节。

上邽城的规矩,倒真和襄武县不同。

进城的人都得上交一张符箓,其上有持符箓入城人的血液,管城门的士卒面前有个铜盆,里面不知用什么做柴,经久不灭。

入城之人将手中符箓扔到火中,便可入城。

若是没有符箓,需要到一旁的士卒那采买,五十文钱一张,价格可是不低。

在襄武县,一斤粟米才不过七八文钱。

“诸位军爷们,早!”

排在陆济愁前头的是一对爷孙。

老汉满脸褶子,头发稀疏花白,臂膀倒是很结实,一看就是常年下地的人。

其赶着一辆驴车,里面的瓜果青菜皆是用竹筐装乘,还带着土呢。

车上坐着的孙女,瞧着能有十六七岁,身材高挑,模样寻常,但一看就是那种好生养的女人。

老汉陪着笑脸,自怀中拿出两张皱皱巴巴的黄纸符箓,与孙女各自咬破手指,抹上鲜血,扔进火盆。

“嗯!”

坐在八仙桌后面的城门郎,根本没有理会这对爷孙,鼻音哼了一声,目光就冲其后方的陆济愁扫了过来。

老汉和其孙女,已然对此习惯了,老汉一边对着周遭的三五士卒频频点头哈腰问好,一边从车上拿下来不少瓜果青菜,分给这些士卒。

原本一切如常,就在陆济愁走到桌前,刚要出言时,一个士卒对坐着的城门郎进行了短暂的耳语禀告。

这名士卒的声音很轻,周遭又很嘈杂,寻常人自然听不到他说什么。

“头儿,庞家管事昨夜捎信过来,事若成了,他们出纹银五两当作孝敬。”

“嗯!”

城门郎闻言,眉头一挑,点了点头。

得了自家头儿的暗示,报信的小卒,立马来到老汉身前,一把将其手中的瓜果打飞。

“老东西,竟然敢用假通明符诓骗你家军爷?”

“哎呦……”

“爷爷!”

士卒手劲儿不小,这一下直接给老汉推了个跟头。

坐在车上的孙女见此,神情焦急,连忙下车搀扶。

“锁起来!”

报信小卒一声令下,周遭的几名守城官兵,先是一愣,随后看了一眼没说话的城门郎,方才扔了手中瓜果,抽刀架在了爷孙俩的脖子上。

出了这等事,原本嘈杂的进城队伍,瞬间安静了下来,生怕自家招惹到这群“杀神”,落得与那爷孙俩一样的下场。

“军爷,买三张通明符,我叔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若有得罪的地方,还望军爷通融一二。”

就在报信小卒要押着爷孙俩进城之时,陆济愁满脸堆笑的来到了城门郎面前,往桌上推了一个钱袋儿。

一直古井无波的城门郎,一见这钱袋儿,当即两眼放光,一眨眼的功夫,便拿在手上掂量起来。

这越掂量,其笑意越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