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步成诗震学宫(1 / 2)

众人闻声看去。

只见水榭长廊有两人疾步走来。

“姜三郎,是他,他怎么会来。”杨温华有些诧异。

有着远大理想的杨师兄,立志走遍大渊的名川大河,以山河绘诗,作诗会友。

恰巧这几日不在京都,并不知晓昨日辽国使团被打脸之事。

众学子有不少认出姜北望,纷纷投来目光,“姜三郎,你不是改投道门了,不去发明创造,跑来着做什么,真是可笑,难道你也会作诗?”

校友马有亮站在众人身后,捧腹大笑,当初“姜三郎”的绰号就是他给取的。

此话一出,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虽然昨日姜北望打了辽国使团的脸,但他们认为只是姜北望运气好,碰巧会一些墨家的奇淫巧技罢了,而墨家怎能和他们如今的儒家相提并论。

儒家起源于至圣先师,稷下学宫作为始皇和圣人开创的学院,自许儒家正统。自然会看不起其他学派,事实也确实如此。

总而言之,两百年前的“山海一役”,是儒家站到了最后,他们有资格说这样的话。

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后,他们相继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来取悦皇家,从而稳固儒家在大渊的地位。

姜北望闻声望去,全是嘲笑的声音。

刚躲过一劫的他,已然怒不可遏。

像是无数由文字聚集成的蚂蚁在身体攀附撕咬,那一句句前世的诗句将要破体而出。

是你们逼我的…呵呵,今日便要让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儒家门生,知道什么叫诗圣。

经过今早的突变,他不得已不把自己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他要人前显圣,好让要他命的人,杀人之前会有所顾虑。

因马有亮个子太矮,姜北望从一众学子中将他找了出来。

怒指道:“马友亮,你有什么好笑的,不就是你给我取了个绰号叫姜三郎吗?那今日我姜北望便让尔等看看什么叫三步成诗。”

众人闻言无不吃惊,纷纷质疑。

要知道那位大辽才女,也才七步成诗,怎么可能有人能三步作诗。

姜北望平静的看着马友亮,目光灼灼。

“姜三郎…你想干嘛?”马有亮有些底气不足。

立马换了个称呼:“姜玉恒,你说三步便能成诗,一定是瞎编乱造,怎么可能有人三步成诗。师兄弟们都知道你不擅诗词,为何今日就能三步成事了?”

杨温华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墨家子弟,他在想这位长得与自己差不多英俊的师弟,好像在学宫并不出彩,今日为何要代师作诗呢?难道也和自己是一路人?

更何况,连自己都自知不如,他一个不擅长诗词的墨家子弟怎么可能。

他很好奇,准确来说他对姜北望的诗词更好奇,于是道:“这位师弟,不愧是慕白先生的学生,我杨温华佩服,但眼前这位可是辽国百年不遇的奇才,还有二皇子等诸位大人在场,可当真?”

言下之意,你可别丢慕白先生的脸,而我们学宫也是要颜面地…

上官宏当叔叔的自然要为侄儿解围,他正要上前,却被一旁的萧河抢先一步。

“哈哈哈哈,嘛拉个巴子,小兄弟所酿之酒,果真是天下第一好酒,难不成小兄弟今日又要作那天下第一的诗句?”

魁梧汉子已然知道这‘醉千秋’能在体内维持多久,索性运气将体内剩余酒精逼出体外。

在一旁眯眯眼的他,半天才冒出这一句话。

见好友上官胜也投来质疑的目光,姜北望上前一步。

他不装了,他要摊牌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