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王允求见(1 / 2)

军人,在任何时代,都是纪律性最强的一个群体。

尤其是精锐军队,他们的纪律性更是远远超过常人。

而董卓麾下的西凉铁骑,恰恰就是当今天下最为精锐的军队!

“扫盲?”

董卓有些迷茫。

“陛下,臣麾下行伍中并没有盲人。”

“什么盲人!文盲也是盲!”

刘协对董卓的悟性有些不满。

“若是不识字,那和瞎了有什么区别?”

“朕的意思是,从即日起,太师在军营中就教导士卒识字。”

“不用多,每日只要学会三个大字即可。”

“而这所需的成本,不过几片沙地,几根木棍而已。”

“每日三个大字,光是一月,就能学会百字。”

“日积月累之下,他们自然能够认识文书,继而领悟朝廷公文,依据律法治国!”

刘协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培养基层文吏。

现在大汉朝堂的政治生态,是董卓靠着兵权占据绝对的塔尖,之后是名士大儒占据中层,剩下的世家盘踞底层。

中层的名士大儒想干掉他们简直不要太容易。

但底层的世家可就没那么容易对付了。

想要彻底挖掉这块大汉的腐肉,唯有移花接木。

将大汉基层的文吏,换成董卓手中的士卒。

其实基层文吏……真的不难当。

会识字,能看懂朝廷的律法、公文,然后照着办就是了。

才华?

狗屁才华!你一个基层文吏,你想施展什么才华?那是你该干的事情吗?

会识字,懂法律,然后道德再高那么一丢丢,那就是一个不错的基层文吏。

恰好,从军队这个大染缸里出来,感受过同袍之情,家国之恨的人,道德水准还真就在一般的及格线之上。

若是能将这一批人训练成基层文吏,来一招釜底抽薪,那就真成朕的大汉朕做主了!

董卓再次露出明悟的神情。

教士卒识字。

虽然前所未有,但按照董卓多年治军的经验,这似乎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只是以前大家对于读书人都有种特殊的滤镜,从不将其与粗鄙的士卒联系到一起,没人去尝试过罢了。

“臣,领旨!”

董卓此刻的情绪被彻底调动起来!

当代周公!

这就是他后半生的目标!

而且这个目标并不是无根之萍。

是当今天子,是如今天下最为尊贵之人对他的期盼!

人生在世,最怕寂寞。

曾经的董卓,已是高处不胜寒。

但现在,却有人为他指明了目标,并且愿意陪着他一起砥砺前行。

即便董卓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成为汉室的周公。

但是刘协相信他!

若不在此刻努力一把,那董卓后半生都会无比后悔!

若说董卓唯一担忧的,就是自己的年龄。

不过刘协仅用一句话就治好了董卓的焦虑——

“太师之岁,寿于姜尚呼?”

姜子牙七十多岁才钓到周文王,你现在五十多岁怕什么?

“不过太师如今确实身宽体胖了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