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3(1 / 2)

  村里人去镇上一般都赶得早,李轻舟已经来回跑了两趟。这下岸边人不多了,李轻舟船上就只坐了两个妇人,李轻舟便想再等等,多拉几个人。

  江月笙三人过来时,李轻舟一眼就瞧见了。随了江大柱,江月笙的身量比寻常小哥儿要高挑许多,因为要去镇上,他换了件艾青色的对襟长衫,腰间系了一根月白腰带。面容白皙,五官俊秀,一头青丝用了乌木簪子挽了个发髻。月笙,月笙,真真如那江上的皎皎明月,清冷而又柔和。

  李轻舟不知不觉便有些看呆了,等反应过来时,那人已到了近前。

  “李船夫,你船上可还坐得下?李船夫?”何芳兰问了一次没人应,只得提高音量又问了一次。

  “唉唉,坐得下坐得下。”李轻舟忙不迭应了。

  何芳兰这才让江月笙领着锦书上了船,她也紧跟着上船坐好。何芳兰经常跟着江大柱在镇上卖肉,船上的两个妇人都识得她,哪怕刚刚还在说着江家的热闹,这下也堆起笑容和何芳兰打招呼,又一一夸赞了月笙和锦书。

  “各位坐稳当喏。”李轻舟稳了稳心神,吆喝一声撑起了船。只是总控制不住地想要偷偷看上一眼。一来二去,就被江月笙抓了个正着。二人视线相对,李轻舟没想到偷看被抓包,忙仓惶移开视线,耳朵却悄悄红了个透。

  江月笙原本还有些恼,一见这人飞速变红的耳朵,也消了气儿,再想到刚刚娘亲喊他几次才应声,反而浮起了笑容:怎得看着高大俊朗一人,却是个呆呆愣愣的。

  眼角余光撇到这一笑的李轻舟只感觉自己的心怦怦直跳,似要飞出去一般,这下再也不敢乱看,只专心撑船。

  江月笙等人上了岸,先送了锦书去私塾。私塾是镇上的一位老秀才在自家办的,姓程,年过五十,中了秀才之后考了多次都未中举,就回来办了私塾,教些孩童启蒙,一个学生一年收五两银子的束脩。送锦书上门时,是秀才夫人开门的,但几人还是尊敬地见了礼,又给了备好的一块肉,才让老夫人领着锦书进去。晚些时候再由江大柱来接回去。

  之后娘俩儿就去了肉铺,江大柱几日没来,今天生意果然很好,他一个人已是忙得有些焦头烂额。月笙和何芳兰也没耽搁,把竹筐里的猪血块摆放好,就帮忙招呼起了客人。何芳兰帮着称肉串肉,月笙就负责收钱。月笙打小就聪慧,跟着江大柱学了算学,心算很是厉害,后来和江廉订亲后,江家夫妇觉着也该识些字才好,还请了镇上的秀才夫郎教了几年。

  每每何芳兰报出重量,月笙便能很快说出要给多少钱,来买肉的纷纷夸赞江屠户有个好儿子。

  “恭喜江屠户啊,现在是秀才岳丈了。”一身形瘦削的白面男子乐呵呵地拱手朝江大柱道喜。周围不知情的人也都纷纷贺喜。

  江大柱剁肉“哐”的一声把刀插在了案板上,正准备开口呵斥,江月笙一把拉住了他。

  “这位伯伯说笑了,我与那江秀才并无瓜葛。”小哥儿面带笑容,语气柔和,却让那些贺喜的人一下卡了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