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没有人能在我的BGM里打败我34(1 / 2)

次日。

沈浪跟陈建添一起去机场送别了陈绍宝,临别之际,陈绍宝还不忘催促沈浪,尽快完整专辑录制。

他很想尽快看到专辑成品。

这一次,陈绍宝虽然没有成功签约沈浪,但也不算无功而返。

首先,他签下了沈浪的大中华区代理权,留下了未来转签的引子,其次,他还收获了两个小小的‘人情’。

除了张果荣签名CD的事,沈浪还有一件事拜托陈绍宝。

买一份授权。

1975年,齐柏林飞艇发行的单曲《kashmir》(克什米尔)的改编授权。

齐柏林飞艇的名字里虽然有‘齐柏林’三个字,但他们却跟德意志没什么关系,他们是英格兰殿堂级摇滚乐队。

69年出道,音乐涉及乡村、布鲁斯、硬摇滚、雷鬼、funk等多种曲风,皇后乐队、枪花乐队等知名乐队,都受到了齐柏林飞艇的影响。

如果要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历史前五的摇滚乐队,披头士、滚石和齐柏林飞艇,必占三个席位。

沈浪要买《kashmir》的改编授权,主要是为了新专辑的intro。

intro,中文翻译为前奏,在音乐专辑里,intro就是专辑里的序曲,用来奠定整张专辑的基调。

多用于概念性专辑,围绕整张专辑的主题,为其服务。

在沈浪最初的方案中,一共选了两首纯器乐的歌,一首是摇滚版卡农,另外一首是《热血高校》里的BGM《IntotheBattlefield》(奔赴战场)。

前者是由古典乐改编而来,后者是《热血高校》原声带,小粟旬(泷谷源治)专属战斗BGM,又名‘制霸铃兰の小曲’,也是‘探店齁比多,真假厨子说’的常用BGM。

《奔赴战场》的主基调是摇滚乐,单曲里还加入了大量电子音乐、弦乐元素。

相较而言,《奔赴战场》更合适专辑《朝阳》的主题。

毕竟,《朝阳》是摇滚乐的元素大融合,横跨多种曲风。

但《奔赴战场》有一个缺陷。

它跟齐柏林飞艇75年发行的《克什米尔》撞曲了,riff和鼓点,都极其相似。

立本作曲家大坪直树在创作时,如果没有借鉴这首歌,沈浪可以把头拧下来,给对方当球踢。

后世,邓梓琪改编的《龙卷风》,前奏部分也参考了这首《克什米尔》。

沈浪让陈建添买合成器,就是为了把《奔赴战场》搞出来。

其实,哪怕他不买授权也没多大干系。

大不了找个借口,说没听过这首歌,以国内现在的市场环境,淘一张齐柏林飞艇75年发行的专辑,难度并不低。

或者嘴硬到底,表示只是撞了‘和弦’和‘鼓点’,毕竟《奔赴战场》不是全抄《克什米尔》。

两者不是完全相似,只是部分相似而已,整体编排并不一样,即便不买授权,他也能用‘致敬’当借口。

齐柏林飞艇告不了他抄袭。

但,为了避免‘黑历史’被挖出来,沈浪还是决定走正规路线。

买下正版的改编授权。

只是改编授权,又不是翻唱,价格不会太贵,顶多几千刀到一万刀。

这钱,当然是由陈建添陈老板负担。

沈浪一个‘穷鬼’,哪买得起?

送别陈绍宝,沈浪跟陈建添各回各家,陈建添要去约见音像出版社的领导,商量日后的发行工作。

而沈浪。

他得先去一趟‘亚当与夏娃保健中心’。

得进点货啊。

昨天下午、晚上,他根本没时间去买套。

为了小兄弟着想,必须多买几盒。

进货途中,沈浪发现‘亚当与夏娃’还卖黑丝,连带着,他又买了七八条丝袜。

那依那大长腿,不穿上丝袜,怪可惜的。

花了五百多块巨资,沈浪拎着一个黑色袋子,斗志昂扬地走出了‘亚当与夏娃’。

虽然TT价格贵了一点,一盒9块8毛,内含三只,平均一只3块3毛,但再贵,它也值得。

沈浪一口气买了四十盒,差点把店里库存买空。

这属于该花花的范畴。

小钱,都是小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