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老刘(1 / 2)

回到家已经晚上9点多,黎大海也洗洗睡了。

隔天一早,黎大海洗漱完了,对着弟兄们说道:

“注意下汪老师,我没回来之前,别让她跑了。”

用毛巾简单擦了下身子,听到弟兄们的保证,黎大海这才出门。

带着老七、老九去了镇上码头,先去了工人昨天干活的地方,看着干的差不多就等了一会儿。

“大海哥。”

小魏第一个到的,骑着自行车,身上还有汗水。

“小魏,今天绑完就行了,接下来刷一层桐油,阴干两天就再去海上组装了。”

“好,那一会儿工人过来干完,上午就能回家了。”

“嗯,这几天工人们也辛苦,接下来我们家可以自己动手了。”黎大海让老七拿了红包出来,一个包10块钱,算是不少了。

等工人来了,一人发了一个红包,黎大海讲了两句辛苦了,就带着两人坐客船去县上了。

……

马上秋季广交会开始,廣东附近各大码头来往不是轮船就是客商,把渔船的作业水域和航行路线挤压到边角了。县上大码头这边已经看不到渔船,估计都在小码头。

带着老七老九上岸之后,先去的海鲜批发市场。相较于几年前,现在的市场已经规范很多,还有专门收容垃圾的大桶,下水道也没有堵塞。

除了海鲜的腥味,几乎没有臭味,整个市场透露着干净、整洁。附近带着红色袖带的管理人员来回走动,看的黎大海都有点怀念了。

先去附近的茶楼,黎大海点了三壶茶水,几笼点心,就坐在大堂的位置观察着。

听着交谈,很多都是廣州市的海鲜酒楼经理,这让黎大海眼前一亮,怪不得最近海鲜价格涨的快,估计廣州那边渔业被影响的更大,一切为经济发展让步嘛!

让两个弟兄去附近招待所定了个房间,黎大海一直在茶楼待到下午三点,才领着弟兄去剪头发。

找了个稍微正规的理发店,三人修面刮胡子剪头发一条龙,出来的时候已经干干净净了。

又去百货街买了三件黑色长袖外套,长裤,配了个80块的手表,一双仿制皮鞋,这才回招待所。

既然准备明年到县上混了,就不能还穿着渔民那一套,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嘛。

听着茶楼的消息,随着法治越来越好,像市场之类的地方肯定要打H。不过渔民码头那边还是混乱,不然那些经理早就去码头收货了。

晚上吃完饭,黎大海给二人50块钱,让他俩自己溜达,三人对县城都熟悉的很,黎大海去了县城东门的一个家属楼。

......

“邦邦”敲门声响起。

“谁啊”屋子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老刘,是我。”黎大海也不通报姓名,相信几年没见,这老家伙肯定记得自己,毕竟把他关牛棚好几年。

“大海?”里面传来惊疑的声音。

“真是你啊,快进来。”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打开门,热情的把黎大海迎了进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