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国主赐名醇星体21(1 / 2)

上唐国都木兰城,东轩书院。

春日已过大半,午后,沈清川坐在书案前,全神贯注地挥毫泼墨,笔尖如游龙戏水,在纸上留下道道墨痕。

正当他沉浸其中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

沈清川抬头望去,只见书院院长乐文松正笑着看向他。乐文松的目光落在沈清川的字迹上,脸上露出惊异之色,他又走近了几步,俯下身子仔细看着。

“清川,你的字似乎有了些新的变化?”乐文松的声音温和,充满赞赏,“这风格与以往大不相同,像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最近是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沈清川放下笔,站起身来,回道:“老师,您所言极是。最近我对书法一道确实有了新的收获。而这,正是得益于叶醇叶兄的指点。”

他轻轻拂过桌上的宣纸,眼神中露出敬佩,“叶兄的字,实在是不同寻常,我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书法,也从未见过这样独特的字理!”

说着,沈清川从一旁的书架上取下一幅卷轴,轻轻地展开。这是他之前特意将叶醇所写的《何当帖》装裱起来的作品,并让叶醇落款盖上了印章。

他恭敬地将这幅字呈到乐文松面前,指着字迹说道:“老师,您请看。这幅字笔法精湛奇绝,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和意境。我观之良久,深受启发,是以风格有了变化。”

乐文松接过卷轴,轻轻展开,细细观赏起来。

这幅字书写时恰好选了一张淳国的铁青纸上,此纸性熟,质地坚韧,纵笔挥毫,如同在战场上以长刀击铠甲而唱,动人心魄,特别能显出飞扬强劲的笔势。

“何当”两个字笔势凌厉,如山压顶,像是北伐之心势不可挡;再看“重整风炎血”五个字,刚劲有力,如战士挥刀,大军欲发之势跃然纸上。“再起”二字左纵右张,挥毫迅疾如飞,有如万马激跃奔腾之象;而“龙旗”二字笔断意连,随风之势呼之欲出,宛然猎猎军旗呼啸而来;“向”字气韵直率,风炎铁旅之勇往直前精神一览无余;“阿”与“山”二字笔意相连,融为一体,横画以枯墨拉长,正如牵丝引带,又似如游鱼掠波,奇崛奔放。

通篇字迹疏密布列有秩、点画连断肆意,异态纷呈,实在是不可复得之神品。

品味良久之后,他抬起头赞叹道:“果然是好字!你这位叶兄的书法造诣,竟已如此深厚。清川,你能从中领悟到这等境界,也是实属难得啊。”

沈清川谦虚地低下头,说道:“老师过奖了,我之所以能有所领悟,全赖叶兄的指点。他的字,如同他的为人一般,如星之耀,如玉之润,我若能学得一二分精髓,便已是心满意足了。”

乐文松微微摇头,“清川,你也不可妄自菲薄,你的书法天赋亦是出类拔萃,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他放下手,目光再次回到卷轴之上,缓缓卷起,然后自然地递给沈清川,却又在半路收回,说道:“不过,这幅字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细细品味,我先拿回去好好研究一番,你继续练字吧。”

沈清川看着乐文松收回卷轴的动作,不由得笑了起来,他微微躬身:“老师,您这是要和学生抢东西了吗?”

“怎么啦,我又没说据为己有,只是这字实在精妙,我想多欣赏几日罢了。”乐文松平日里有些严厉,此刻难得露出了些小孩子心态。

沈清川心中明了,老师拿走这幅字,必然会引来书院内外的关注,叶醇的书法才华也将因此更加广为人知。于是,他再次对乐文松深深一礼,感激道:“多谢老师厚爱!”

木兰城,玉宸宫清思殿内。

乐文松正向上唐国君百里云峰炫耀新得来的何当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