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不是童话(1 / 2)

大清早。

津海市,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部

马景海刚在位置上坐下,就看见门卫张老头一瘸一拐的拎着一大包信件,进了门。

“老张,这些都是我们的吗?”

“不是你们的还能是谁的?”

张老头没好气的应了一句,直接把这一大包信件丢下,又拎着另一包信件,走向下一个办公室。

马景海低头看了看自己面前的这些信件,很好奇的探出头去,看了一眼张老头拎到《散文》编辑部的信,心里莫名的感到有点诧异。

真是奇了怪了,今天他们《小说月报》的投稿居然比《散文》多。

马景海进编辑部已有小半年,虽然眼看着他们每天收到的投稿越来越多,可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超过《散文》。

按捺住心底的惊讶,他开始分拣这些信件,这是他这个编辑部新人每日都要提前完成的工作。

“咦,这么厚,长篇么?”

马景海从众多装着稿件的信封里,抽出其中一个信封,摸了摸里面的厚度,眉头忍不住轻轻一皱。

正常情况下,知根知底的作者投稿,都注明了收件人的名字,如某某编辑、某某主编之类。

一般只有新人才会直接寄给编辑部。

而新人投稿,大多是短篇,也有不少中篇。

一上来就投长篇的,不是特别厉害的潜力新人,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

眼前的这一个……

嗯,先看看。

马景海心里虽然不以为然,可还是抱着一丝期待动手拆信。

顺带的,他瞄了一眼寄信人名字。

“陈家林?没听说过!”

等把信封拆开,居然连写给编辑的信都没有,信封里面只有稿子。

那就肯定是愣头青了呀……

马景海有点被气笑了,哪有人这么投稿的呀,这也太不讲究了吧?

万一没过稿,这稿子要不要退回去?

这都不准备和编辑说一说吗?

有些作者可是巴不得和编辑聊出感情来,将来投稿有门,过稿也会更容易。

哪像这一个……

唉,算了!

翻了翻稿件,满满当当全是字,看着有小十万字,马景海又不得不慎重起来。

刚进编辑部的时候,一位领他入行的老编辑曾和他说过:作为编辑,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对文字心生敬畏。

这句话,他一直奉为圭臬。

尽管不知道这个叫做陈家林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可是能写出十万字寄过来,他在心底多少得给点尊重。

“少年派的梦幻漂流?这是……全篇都用铅笔写的……”

看见这样的名字,再加上稿子上面的铅笔字迹,马景海的心里再次对稿件下调一个档次。

一上来就给人轻飘飘的感觉,有点像小孩子写的童话一样。

不过,马景海还是耐着性子看下去……

没成想这一看,就不知过去多久——

“小马,小马,别看了,该吃午饭了。”

有人过来,轻轻拍了一下马景海的肩膀。

马景海怔了一怔,思绪才从手里的稿件中抽出。

他抬起头,看了看拍他的人,是编辑部的老编辑谢大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