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身若不系之舟(1 / 2)

鸟鸣界,东义城。

今日雨云如墨,遮住了当头烈日,昏灰的天色给望江楼平添了一份压抑。

陈应淋着细雨,手里抓着红皮葫芦,敞着一身灰白道袍,满身酒气的停在了临江楼前,从怀里摸出折枝使令。

令牌正面,临江而立的望江楼栩栩如生。

陈应仰头再灌一口烈酒,任由酒水混着雨水淌向袒露的胸膛,打了个酒嗝,踉跄撞进了酒楼。

常言道,山雨欲来风满楼。

今儿个的望江酒楼上,山风横灌,细雨吹拂,楼里三层却座无虚席,人满为患。

宾客们俱都身穿罩袍,看不清身形面庞。

桌上菜肴丰盛而无一人动筷,所有人的目光都透过中庭,似在等待着什么。

门里小二见陈应这醉道士往酒楼里闯,连忙上前,拽住陈应沾着酒渍的湿袖袍。

“哎,醉道士,楼里满座了,你...”

今日来的都是大人物,一方大侠在这都排不上号儿,若这邋遢醉道士冲撞了某位贵客,他不得被掌柜的抽死?

陈应被小二一拽,脚下踉跄,手里酒葫芦醉呼呼一抖,将一片发着青光的玉液洒在了小二脸上。

小二“哎呦”一声,倒退两步,再睁眼时,眼前早已空空如也,心里直泛迷糊。

“咦?我站在这干嘛?我不是要等着迎接苏老先生说书吗...”

陈应闯进酒楼,满楼却无一人看到他似的,随他找了一个座,将令牌放在桌上,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

喝不了几口,陈应便听到门口小二的高声叫喊。

“苏老先生来啦!苏老先生来啦!”

满楼宾客纷纷转身,盯住门口,微微有些躁动。

陈应也抬起眼皮。

只见门口,一个干瘦却精神的小老头抖擞着雨蓑,满脸笑呵呵的。

“啊,看起来都是老朋友啊。”

面对小老头的招呼,满楼鸦雀无声。

遭遇冷场,小老头混不在意。

他将雨水抖尽后,慢吞吞的把蓑衣放到了小二手里,神色温和的笑道:

“放好蓑衣,就别在门口站着了,拿点东西,进来边听边吃。”

“这里啊,就数你最爱听我说书了。”

“好咧!”小二喜笑颜开。

小老头笑笑,慢慢向着中庭的桌椅走去。

不待小老头坐稳,二层便有一个尖细的嗓音响起,一听便不是本音。

“苏老头!你迟到了!”

“雨大,人老,宽恕则个。”苏老头在椅子上坐下,笑眯眯的告饶。

“哼,既然迟到了,咱们就别说劳什子书了,直接交出长生果现身方位算了!”

“怎么?老头我打磨了八百年的故事,竟然如此无趣?”苏老头边抚案调茶,边打趣。

“呵,谁要听你那些三流故事?在座的各位,谁不是日理万机?”尖细声音不耐起来。

“这果子三年才熟这么一次,只有你才知道它们现身何处。”

“你活的够久了,咱们可没活够!”

“老头你将长生果即将现身的方位说了,咱们各回各家,各找各果儿,谁都省事儿!是不是?”

这尖细的声音还没落下,便引来一片低声的赞同。

苏老头手里泡着茶,任由他们叫喊,低垂的眼眸近乎悲悯的在众人身上一扫,而后将茶壶重重一顿。

望江楼里重又安静下来。

“老头的规矩,行了快三百五十年,连当今圣上都不更改。”

“各位想省点力气找到长生果,还是听老头我聊聊天快些。”苏老头声音虽小,却如铁石击穿风雨,不容置疑。

尖细声音还想撺掇,可方才未曾叫喊的人中,又有不少人在点头,大维护之意,他只好恼怒作罢。

苏老头见大家不再说话,点点头,就要开始说书。

只是在说书前,苏老头向陈应这里看了一眼,心中大感好奇。

望江楼里的其他人,都恨不得把自己用麻布缠住,生怕别人发现自己的模样。

这小子却毫无顾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