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能拉一千斤豆饼(1 / 2)

然而,梁思成并没有被这个数字吓到。他依然悠闲地摇晃着脑袋,嘴角带着一抹狡黠的笑:“叔,我也在市场打听了。虽说野猪肉不如家猪肉,但物以稀为贵,市场上如果喊5毛钱一斤那也肯定会被一抢而空的。您老别欺负我年纪轻,咱们今后还要打交道的。我的猎物总归是要拿到这来宰的。”

老板心里暗自权衡了一番,的确,团部杀猪房有三家,竞争虽不算激烈,但也绝不能把顾客往外推。

尤其像眼前这样的年轻猎户,若是处理得当,今后的合作可谓是长久之计。

“那你说想卖多少?”老板的语气软化了许多,他开始认真地考虑起梁思成的提议。

“这样吧,咱们以后也要常来常往的,我也不希望占了您的便宜。”梁思成顿了顿,仿佛在计算什么,然后缓缓开口,“120块,整头卖给你。不过,肠子你得留给我。”说到这里,他的眼神里透出了东北人的那份精明与执着。

肠子,在东北地区是一种珍贵的食材,不管是溜肥肠、灌血肠还是做香肠,都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

因此,即便是120的价格,也显得十分公道,毕竟那些肠子的价值也不菲。

老板沉默了一会儿,仔细权衡着这个提议,最终,他点了点头,同意了这个价格。

“好!就这么定了,我这就招呼人抬进去。”老板心里盘算着咬了咬牙应了下来,连忙招来了几人将这将近300斤的大家伙抬了进去。

“喏,这是给你的野猪肠子,还有120块钱,你数数。”老板递上了一个胶丝袋子,同时也递上了120块钱,这可是一笔巨款,毕竟当时的120块钱可以买一辆自行车了。

“好咧!多谢老板,你放心等我再打了大家伙一准来你这杀猪房。”梁思成数着手里那一张张大团结,80年代最大面额的纸币就是10元,也就是所谓的大团结,刚子则接过了老板递过来的胶丝袋子。

“大哥,钱和肠都到手了,咱们撤?”刚子看了看袋子里的肠子,确认无误后对梁思成说道。

“走,跟我去个地方。”梁思成拍了拍手上厚厚一打大团结,在思考是不是再回山打猎然后出来卖。

可是他也知道毕竟不是每次运气都这么好,能碰上野猪之类的大家伙,反正回去也是空爬犁,不如积少成多,能多赚点是点。

路过供销社,梁思成让刚子在外看着爬犁,自己走了进去,出来的时候手里拎了两条大前门,那个时候大前门是4毛8一盒,但是很少有人成条买,一下买两条更是少之又少,原本梁思成是打算买4条,可是供销社实在找不出,没办法也只能买了两条,毕竟现在还是抽烟叶的比较多。

粮油食品加工厂,这是场里也就是团部成立的对外销售的加工厂,自1959年建厂以来,一直立足于传统工艺,致力于创新发展,专注产品生产、研发、销售和贸易每个环节,不光产面粉,挂面,还生产豆油。

既然产豆油,那豆饼自然而然是数不胜数的,看着这个规模,面积都不算小的加工厂,刚子有点不知所措,毕竟是第一次来到这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