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准备贩卖吉祥饼(1 / 2)

梁思成理解妈妈的担忧,他也知道凡事不能一蹴而就,但内心深处,他渴望快速成长,早日担起家庭的重任。

他也明白,此刻的他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坚持,不过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

“好吧,听妈妈的,不急于一时。”梁思成微笑着说,但是他还是准备按照自己的规划行事。

尽管妈跟四爸没有反对他去赚钱,但他也不想贸然决定。

距离开学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知道可能赚不了多少钱,但这份支持给了他无限的希望和动力。

“思成,你也16了,做什么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如果碰到什么困难要告诉我们。”站在开往师部的客车前,张红旗再次不放心的嘱咐着,这些话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也能看得出他是有多么的不放心。

“四爹就放心上车吧,我心里有数的,一会送完你,我就去市场转转,看看有什么能带回去的,也省的跑空趟。”看着啰里啰嗦的张红旗,梁思成感到从未有过被关心的踏实感与真实。

张红旗等人的离去,让原本热闹的家里多了几分冷清。

梁思成变成了家里唯一的猎人,孤独的身影在茫茫雪原上显得格外突出。

他一个人追踪猎物,一个人布置陷阱,一个人处理捕获的动物。

这种孤独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仿佛是他前世的旧友,总是在他身边不离不弃。

近日来,梁思成常在市场上转悠,一方面是看看能否捕捉些商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决定应该从连队向团部交易些什么货物。

尽管他知道现在连队的需求,但还没有确定具体的交易品项。

在80年代的东北连队,冬天尤其寒冷,大自然就像一个巨型的冰箱,帮助人们保存食物。

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猪肉储备,一头猪足以支撑整个冬季。

蔬菜种类也相当有限,无外乎是萝卜、土豆和大白菜,一买就是一整麻袋,足够一家人吃很久。

至于穿着,那时候的人们并不讲究。

厚重的大棉袄是冬日里的标配,无论外面再套上什么,都掩盖不住那股子臃肿。

夏天大家忙于农活,衣服上也显不出太多花样。

显然,衣物并不是一个实际的贸易选项。

至于家禽饲料,像之前提到的,大多数家庭都是半圈养半放养的方式。

秋天收割的玉米棒子就足以应对一年的需要,可能唯一短缺的就是猪饲料了。

对了,猪饲料中的豆饼,这玩意儿在当地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吉祥饼”。

它是大豆榨油后剩下的油饼,既可以作为饲料也可以作为肥料。

夏天,人们还能用自家地里的残叶菜梗或是割些猪草来喂养。

但到了冬天,这些就不再可行,猪草难以寻找,剩菜剩饭就成了主要的喂养来源。

豆饼能让猪快速增肥,对于连队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个极好的饲养选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