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算账25(1 / 2)

听说刘备要试一试陈璋的成色,正在督促士卒训练的张飞等将领也都纷纷赶来凑热闹。

等众人来到家眷营,提前从报信的亲卫口中得到了消息的糜夫人带着侍女迎了上来,“见过夫君,夫君要的东西妾身都已经准备好了。”

刘备上前一步,扶起朝他行礼的糜夫人,“好,那就有劳夫人让他们把东西送上来吧。”

很快,便有侍从取来一大堆木片,糜夫人指着这些木片道:“这就是最近几个月营中存粮的支取记录了。”

现在的造纸技术还不太成熟,所以纸张并不是文字的主要载体。现在的文字一般都记录在竹简或者绢布上,不过这两样东西的造价都不低。

绢布就不用说了,在这个时代甚至可以当做货币使用。竹简的制作过程也颇为繁琐,除了要仔细处理竹片以外,还要用细牛皮绳将它们串起来。

所以像糜夫人这样把文字刻在木片上就成了一种相对比较经济的做法。不过也就是糜夫人商贾大家出身,才会对账目如此关心。如果是其他人,最多也就是记下一些大略的数据,不会像现在这样详细精确。

刘备又让人取来一张案几,然后对陈璋问道:“伯玉,你看还有什么要准备的吗?”

“这些就足够了,还请主公让人从头到尾将账目上的数据念出来。”

刘备转头,对着看热闹的众人问道:“你们谁来念这个?”

众人对视了数眼后,还是乐子人简雍站了出来,“让我来吧”

刘备点了点头,“那就麻烦宪和了”

“伯玉,你准备好了吗?”简雍朝着跪坐在案几前的陈璋问道。

陈璋取出算盘放在案几上,轻轻的拨弄了几下,将所有的算珠归位,然后说道:“宪和先生,我准备好了。”

“好,七月初一,营中余粮五十二石八斗五升,支取粟米七斗两升。”简雍念完第一条后,立马朝着陈璋看了过来。

此时陈璋已经打完了算盘,不过他并未抬头,而是直接说道:“继续”

“七月初二,支取粟米六斗九升。”简雍的声音刚停下,陈璋的“继续”立马就响了起来。

“七月初三,支取粟米七斗三升,七月初四,支取粟米六斗六升。”简雍这次一口气念了两条,而陈璋还是在他停顿下来是就催着他继续。

简雍又一口气念了五条,可是陈璋依然是只要他一停就催促。这下他明白了,陈璋计算的速度比他念的速度还要快,于是他不在中间停顿,而是一口气一直念了下去。

一旁的吃瓜群众们显然也看出了这点,他们不由得低声议论了起来。

“大哥,二哥,你说这小子真的在算吗,怎么会这么快?”

“我看应该不假,你有没有注意到,每次宪和念数字的时候,他都在拨弄那个东西上的珠子,这应该就是在计数。”

接着,刘备又转头问一旁的关羽,“二弟,你眼神好,有没有看清楚伯玉是怎么做的?”

“大哥,他的速度太快,我没看清。”

“八月初一,库中余粮……”简雍的声音还在继续。

糜竺赶紧阻止,“停,这个不能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