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三侧妃现身(1 / 2)

“你救不了他们,再来一次,还是这种结局,不过是多一具你的尸体。

让你过来,是以防万一,为我所用,不是让你救他们的。”

萧令煊冰冷的声音,吓的风听夕一颤。

风听夕惊惧停手:“他是什么人?”

萧令煊:“丁一天,也是国师丁繁的侄子,丁一栋、丁一源的兄长。”

风听夕:“你为什么杀他?不是,他为何要刺杀你?”

萧令煊:“丁繁是个奸臣,进谗言,怂恿父皇,做了不少,损害社稷民生的事,我曾劝谏父皇杀了丁繁,他自然容不下我。”

萧令煊的一面之词,可信吗?

林簇及时开口:“听夕,是真得,国师不是好人,外公也在寻国师罪证。”

林簇的外公,就是风听夕的祖父,太傅风望川。

风望川虽然对风听夕有偏见,但奶娘云芸说过,祖父是个清正廉明、为百姓谋福的好官。

风听夕琢磨,暂且可信吧?

即便不可信,萧令煊不许,她也不能随意使用时空珠轮了。

不然,不仅救不了这些人,萧令煊真会杀了她。

风听夕瞅一眼那几百具尸体,心头仍发颤:“那些黑衣人,他们只是奉命行事,不一定,非要杀了他们吧,不能抓住他们,以国法处置吗?”

林簇:“他们是死士,活捉他们,他们也会自尽,丁繁既然派他们刺杀太子,便不会给太子,留下指认他的把柄。”

听着,好像...有些道理。

林簇又加一句:“幸好,为了一击得手,丁繁培养的死士,应该都在这里了,以后,他再想行刺太子,应该也寻不出人手了。”

这是好事..吗?

这京城,真不是寻常人能呆的地方,眨眼就能死几百人,风听夕以前居住的村子,都没这么多人。

她必须逃离这里。

萧令煊忽然走到风听夕身旁,盯着风听夕再次威胁:“下面这些时日,你乖乖呆在东宫,伺候好孤,今日事,就当没见过,说漏了嘴,一样会没命,记住了?”

风听夕不明白:“什么?”

萧令煊没回答,望向颜芷:“看好她。”

颜芷点点头:“殿下放心,我相信风姑娘,定会照顾好殿下。”

萧令煊又望向林簇:“动手吧?”

林簇点点头,走近萧令煊,忽然举剑,刺向萧令煊胸口。

萧令煊竟站着没动,丝毫没有反击。

随后,萧令煊吃痛,向旁边倒去。

林簇、颜芷急忙搀扶住萧令煊。

颜芷担忧问:“没事吧?”

林簇笃定:“放心吧,剑上抹了我亲制的秘药,只是看着凶险,不会有事,我太医之位可不是买来的。”

风听夕张大嘴,望着一切,云里雾里,不知他们要做什么。

东宫今日热闹非凡,所有太医都被皇上宣进东宫,救治生命垂危的太子。

皇上、皇后及不少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也留在东宫,忧心太子伤情。

太医来报,太子伤重,极为凶险。

能否活命,只能看,能否熬过今夜。

皇后差点昏过去,皇上命人将皇后扶到卧房休息。

萧令煊给众人看到的‘真相’是:

他在自己私宅赏看樱花时,忽然遇到刺杀。

多亏他多带了些东宫侍卫。

楚国公楚烈阳又刚好在附近,及时相救,太子才留下一口气。

楚国公将几百名黑衣人尸体,交给大理寺、刑部查验,刑部、大理寺来报,他们在众多黑衣人尸体中,发现了丁一天和他贴身护从的尸首。

很明显,太子当真被人行刺了,主谋,就是丁一天。

不然,太子不会舍了几百个下属,陷害一人。

更不会拿自己性命冒险,陷害丁一天。

国师丁繁明白,再否认也无济于事,便丢车保帅。

坚称,行刺太子,乃丁一天一人所为。

他并不知,那个孽障,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恳请皇上,将丁一天尸体,悬挂城门外,以儆效尤。

皇上并非庸人,自然不全信国师的话。

但,并没有证据证明,丁繁参与行刺。

丁繁又正得圣宠,皇上还需要丁繁效力。

便以教侄无方,监管不严之罪,罚俸三年,令丁繁闭门思过三月。

明眼人都能看出,皇上对国师的恩宠信任,已不如往昔。

风听夕终于看明白,萧令煊为何,行此苦肉计。

若萧令煊杀了丁一天,他自己却毫发无损,他空口白牙,说丁一天行刺,旁人自然不会轻信。

国师还会反咬一口,控诉萧令煊杀丁一天之罪。

可现在,所有太医证明,萧令煊生命垂危。

还有宅院中,众多杀手的尸体。

则,完全让人信服,萧令煊的确被人行刺了。

丁一天的尸体出现在刺客中,只能说明,丁一天是行刺的主谋。

而丁一天是国师丁繁的亲侄子。

即便,没有证据证明,行刺之事与国师有关,皇上和旁人都会疑心,丁一天行刺太子,是受国师丁繁指使。

风听夕不知国师丁繁与萧令煊有多少过往恩怨,但,这一局,萧令煊完胜。

萧令煊虽受点伤,但如林簇所言,只是看上去凶险,不久,就会恢复如初。

而丁繁,不仅痛失亲侄。

精心培养的众多杀手,被屠杀殆尽。

又失了皇上信任。

同时被天下人痛斥。

之所以,有今日局面,全因,风听夕逆转时空,让时间倒流两个时辰。

不然,前日的结局,该是萧令煊惨死,国师丁繁把控朝局,至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风听夕也没想到,时空珠轮在朝堂上,竟有如此大的作用。

她以前使用时空珠轮,幸运之时,也只偶尔,保一条人命而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