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计定策当行29(1 / 2)

听了诸葛瑾的一番高谈阔论,诸葛玄和杨志也有些被折服,心中难免兴起了一些波澜,只可惜董卓远在洛阳,如今这个时局,他们两人也是有心无力。

“可惜不能杀贼报国!”诸葛玄扼腕而叹:“有阿瑾之智,再配合上不悔兄的勇武,此事或许可成啊。”

哪能有这么简单,常青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人家曹操那样的英雄人物都没做成,这边一个游侠一个半大小子,就能成?

一想到这,常青突然起了打听一下曹操的心思,万一将来要举族投靠这位一统北方的雄主呢?

“瑾兄,从洛阳传来的消息中,可有关于曹操的?我依稀记得此人在董贼入洛之后就被表为了骁骑校尉,可后来天下诸侯起兵反董,他又是首倡之人,不知此人现在有何消息?”

诸葛瑾愣了一下,不知道常青为什么要打听一个连正经官职都没有的人,但听到常青说此人能拒绝高位又首倡义兵,想来也是有志之士,便说道:“曹操之事我所知不多,只知道他向来唯袁绍马首是瞻,据说会盟之后,还被袁绍表为了奋武将军,如今应该就是屯兵酸枣,等待战机吧。”

“阿青若是觉得此人值得关注,下次再有消息传来,我就多打听些关于他的。”

常青听完诸葛瑾的叙述,也有些发愣,按理说曹操孤身刺董这事,怎么也应该震惊天下啊,小说里不都到处张贴通缉令了吗?

张贴……通缉令?常青一下子想到了这个时代那些又软又脆的纸张,似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继续旁敲侧击:“瑾兄,你刚刚说除掉董卓只需一勇士即可,不知道如今的洛阳城中,是否有这样的勇士啊。”

“确实有一位。”诸葛瑾一拍脑门:“也不只是一位,董贼的相国府长史何颙何公就曾与议郎郑泰、黄门侍郎荀攸等人密谋诛董,可惜被董贼发觉,何公也身死狱中。”

常青刚想说这不就对上了吗,结果听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名字。

何颙?这谁呀?

倒不是说常青真的不知道何伯求(何颙字)此人,毕竟这人是天下名士,荀彧王佐之才的评价就出自他口,也是诸葛玄给常青介绍天下名士时,重点介绍的几个人之一。

只不过,终究不如曹操在常青心里的份量重,听到此人身死狱中,常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另一边的诸葛玄就不一样了,听到何伯求身死,整个人如遭雷击一般,目瞪口呆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诸葛瑾看诸葛玄不对劲,小心翼翼地问道:“叔父可是与何公有旧?”

诸葛玄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摆摆手:“非也,我只是年少时仰慕其人,一直未曾得见,去岁听闻他出任董贼长史,以为他不能守节,屈身于贼,便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书信与他……”

“长史乃是一府总领,以何公之名望,受此任命,在当时看来,确实是令天下士子寒心,只不过今日再看,却是何公忍辱负重,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诸葛玄幽幽叹道:“唉,不知何公家人如何?若……我亦当出力,接济一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