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陆执来历(1 / 2)

张吴二人互看一眼,原来那小子的名字叫陆执。

吴虎点头:“那小子可是我们游骑将军,赵大人要见之人。”

张旗横了吴虎一眼:“噤声!在外头怎可随意提及赵将军的名号!”这彪形大汉吴虎一听,有些“羞愧”地摸了摸头。

云倾影眉头一皱,原来这二人是军中之人,乔装改扮也是为了寻找陆执,不知这陆执到底是什么来头,是不是真的与原身认识,是敌还是友?

刘河心道果然,眼前两人虽未着军中的衣甲,但是武功路数和武器都是军中样式。那楚州城外二十里的卫家坡正是城防军驻地,将官据说是姓何,不知这赵将军在哪里驻守。

刘河猜到二人来着军中,虽不完全清楚这赵将军的底细,心里却是不再担心。楚州谷丰县县令徐如晦,虽然只有七品,却是名副其实的文官。

自大齐太祖萧竟成建朝起,大齐朝的文官就生生压武官一头,时常同阶的武官都要主动给文官见礼。

据说,就是因为当年享誉天下的第一美人陆傲月宁愿跟随一个籍籍无名的武将挂印而去,也不愿入宫为后,惹怒了太祖,从此再也不待见武将,任由朝中文武相斗,视而不见。

当世文强武弱的情况更胜,不论将官和兵士都是低人一等,普通士卒甚至连贩夫走卒都不如。除非万不得已,南齐朝男子都不愿意入行伍。

不过是群“丘八”!也敢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何况小妹才入了徐县令后院,正是新鲜得宠。兄弟二人不过月余,便从普通镖师变成官差。有徐县令在背后撑腰,一个五品的游骑将军又能拿他们兄弟如何?

刘河心里不屑,嘴上却是客气:“既然如此,二位何不先等上一等,我们李县尉正是去缉拿那逃犯陆执了,等他回转,一定告知二位。到时候有事自可详询。”

“如此甚好。”

刘河看向郭老汉:“我往时押镖走南闯北,时下抓捕人犯,也算阅人无数,不曾想还有看走眼的时候,老汉又是为何要抓云七?”

“实在是不敢得刘爷高看。我实是受一位以性命相交的老友所托。三年前我那老友写信托我寻一要紧之人,月前我得到消息,要找之人来了这谷丰县,故就此寻来。”

“你所寻之人是云七?”

“不是,不是。我才到谷丰县,就听说所寻之人恰巧离开了,恰巧知道他逃脱之前与云七有些联系,就找他打听。”

“所以,你要找之人其实也是陆执?”

“正是。老汉我好不容易四处打听,寻到些许线索才寻来此地,陆执偷了我故友一份要命的东西,为了还故友恩情,所以我定是要帮故友找到他拿回东西的。”郭老汉拎起茶壶,躬身地给其他几位都满上了茶水。

吴虎大口喝了茶,好奇问道:“看来刘都头抓云七也是为了陆执,刘都头可知陆执来历?”

吴虎正问出云倾影所想,不知这陆执到底犯了何事。三拨人都是为了寻他,而自己不过是个被牵连的小鱼虾。

刘河接过茶水一饮而尽,一语惊住在场所有人。

“陆执,乃是北荣细作。”

吴虎惊讶得差点站起:“竟是细作?”

张旗端起刘河面前的茶盏,颇为恭敬地递给刘河:“刘都头可否详细说说?”

刘河接下茶盏,饮下茶水,然后用手指了指北方:“陆执原是北地并州人。”众人心领神会,并州之事众人皆知。

云倾影脑中突然一阵剧痛,大量记忆涌进脑海。她记起了一段三年前发生的历史大事——北方崛起不过十几年的北荣铁骑,攻破了立国已过二百年的大齐朝的皇城。

瑞兴二十七年,北荣大元帅赫连先锋亲率北荣大军入侵大齐边境并州,一向清明自守的并州刺史邵明城突然阵前通敌,导致并州的临武关城破,北荣军一路再无阻碍,随即大举南下,三月内就攻到旧都中京城下。

当时在位的思宗皇帝立刻向各路宗王连发数道明旨,令其兴兵讨逆。那些个宗王们满腹算计,能耐不足,野心不小。都把这次北荣大举入侵当作绝好机会。

他们不敢明里反抗朝廷旨意,但都在拖延观望,迟迟不发讨逆援军。

原执掌过朝廷三军,后来镇守西梁关的镇国公受到邵明城将军通敌一案的牵连深陷牢狱之中,朝中一时竟无大将可用。虽有丞相张培元等一众忠心耿耿地文臣武将殊死抵抗,终是难挽救大齐的颓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