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渭水之盟(下)35(1 / 2)

礼部和鸿胪寺连夜制定了盟约的内容,次日,晾了突厥人一天后,三十日,李世民才带着诸多朝臣,共同赶到了渭水边。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颉利的探子也很“顺利”的探查到了唐军的数量,“五万以上”的数字,让颉利放弃了最后一丝幻想,只能决定结约。

既然双方都确定了不再继续战争,那么结盟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就在渭水河畔,李世民与颉利杀白马结约,约定永不侵扰后,双方才开始撤兵。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李世民还诏令礼部尚书豆卢宽和将军赵绰护送突厥出境。说是护送,其实就是监视。

为了避免真的开战,颉利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任由二人带兵监督,灰溜溜的返回了突厥境内。

尘埃落定,回到崇教殿的李世民,遣散了朝臣,就回到了后殿安歇。

才褪去盔甲躺在胡床上,他的鼻子一抽,就闻到了一股子醇香。

抬起头,却见长孙正亲自将一琉璃瓶的美酒打开,斟在酒盅里,捧到了床前。

“陛下,宫中御医已经验过,这些酒都是绝品美酒,没有下毒。只是这酒过于杀伐,还是少饮些为好,多饮对肠胃有害,也会加重您的风疾。”

李世民点点头,接过酒盅,轻轻的饮了一口,闷着品味半晌,才长舒一口气,佯怒道:“这是青雀师父给朕的回礼,谁料想被辅机盯上了,从朕这里抢走了足足两瓶,真是气死朕了。”

长孙知晓夫君不愿提及国事,只能说些家常缓缓心情,也就笑着回应说:“你们两个啊,没有一点正常君臣的样子。

您不知道,昨晚兄长归还酒瓶的时候,还跟妾身商量,能不能只还一个。妾身自作主张,送给了兄长一个瓶子,您千万别见怪。”

李世民摇摇头说:“本来就是要送他一个的,你不送朕也会开口,九乃数之极,朕不过是被尊称九五之尊,岂能用一套十个瓶子的酒器?不过....”

抬起上半身,李世民皱眉道:“青雀的这个师父,当真是诡异。他对这一次战局的预言,宛如亲眼所见一般。还有,行宫诸多眼线防卫,他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这么多的东西送进去。

还有这个美酒和琉璃瓶,朕自负帮青雀付的束脩已经很贵重了,谁知道他反手就回礼了这等贵重之物。百骑司密报,青雀建设那个什么大棚的时候,用度不足,他的师父直接送给他一个琉璃球,被屯田员外郎卖到了太原王氏,换来一千余贯铜钱,还有两件古物。”

说到这里,李世民有些恼怒,自己的宝贝儿子,想要花钱,却是别人给的,这不是打脸嘛!

长孙闻言也开口道:“不只是您,兄长曾经送给青雀一枚古玉,也被青雀的师父看重,索走了,还给兄长一份回礼,是比您那个琉璃球小一份的琉璃球,其中竟然有‘长孙’二字,浑然天成。”

说完,她再次递给夫君一盅酒。

听闻长孙无忌竟然也捡到了便宜,李世民情不自禁的撇撇嘴,忽然有点后悔又给他一个琉璃酒瓶了。

不过,想到大舅哥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优待,他还是放弃了小心眼的想法。

又是一杯酒下肚,李世民长舒一口气,喃喃道:“其实青雀师父出钱,也是好事,朕虽然疼爱青雀,却也不能太迁就他,不然就会被言官弹劾,也会让承乾芥蒂。也罢,就由得这个山野村夫宠爱青雀吧,师父师父,师父也顶半个父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