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淑女(1 / 2)

对于南北朝的贵妇来说,能玩的事情同样是丝毫不弱于后世任何一个时代的贵族女子。

对于她们而言,只要她们的丈夫儿子娘家的势力不倒,那么她们的一生几乎都是这样堵过的,根本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尤其是对于东魏的贵族女子来说,她们最幸运的事,就是用刚刚在东魏内部兴起的佛教的话来说“托生”到了权贵的家中,而比这更幸运的是,她们还是一个强大国家的权贵。

比起时刻处于忧患之中的西魏,以及动荡不安的南梁,东魏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他们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怀朔六镇骑兵,六坊汉军,这些兵强马壮能征善战的河北男儿,为东魏的生产生活默默的做着奉献,让他们能够在这种动荡的时局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尤其是在邺城这种权贵云集的大都市,秋高气爽,便也是散心出游的日子,四郊皆是锦绣成堆,骡马成行,是住在城里的贵人们出来郊游来了。

高家的人最近都是十分的沉闷,所以元仲华决定搞个团建大家一起放松一下,也是冲散一些高澄去世之后的陈腐气。

只是可惜,高家兄弟基本上都不在,高孝瑜去了尚书省,因为好像要给他封爵位,元仲华已经提前知道了,河南郡公,所以早早儿的便是叫人准备好了,一大清早就给高孝瑜收拾的干净利索送去了尚书省受封。

而最小的高孝瓘则是跟着高突骑出去了一直到现在都没回来,反正他在府上一直没什么存在感,所以大家也没多说什么就直接丢下高肃跑来郊游散心了。

高孝珩高孝琬倒是跟随着,但是高孝琬跟一个姑娘单独的乘坐马车跟在最后面,连车夫都不让跟着,到后来越来越慢,越来越慢………

有侍女来跟元仲华说了一声,元仲华闻言只是回头看了一眼,随后便是笑着道:“随他们年轻人去罢。”

于是就只剩下高孝珩还跟着队伍,在最前面开路,不免的有些无聊,只能是看看四周,琢磨着有什么可以入画的东西。

而高澄的小妾们也都是跟随着,各自的坐在马车上三三两两的,也是方便照顾这些孩子,叽叽喳喳的说笑着什么,弄得一路上倒是也不少欢声笑语。

于她们之外的,则是一个穿着胡服的女子,百无聊赖的坐在马上,单手支着香颐,一张略带些凌厉的小脸儿此时无聊的面无表情,甚至都快打个哈欠了………

高欢的女子当中有不少有本事的女中豪杰,比如大尔朱氏,又比如蠕蠕公主,都是精于骑射的好手,丝毫不弱于等闲男子。

而高澄的妻妾之中却鲜有这样的人物,高澄似乎是和高欢的口味完全不一样,也可能是因为两人的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的原因。

高欢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一个半鲜卑化的汉人,而高澄则是一个从小生长在相当浓郁的汉文化熏陶下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富有的权贵家庭。

所以高澄的妻妾基本上都是出身高门,最不济也是书香门第的汉家女子,鲜少有这样泼辣的人物………

李昌仪就是这个鲜少。

她虽然也是汉家女子………正经的赵郡李氏出身,她祖父太中大夫李秀林乃是赵郡李氏的西祖,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汉人。

但是她却并不喜欢跟后面那群娘们儿一样淑女的坐在车中逗逗孩子唠唠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那些事。

本来她都不想跟来的,但是没办法,如果是元仲华开口的话,连她都只能是老老实实的听话。

要她坐车那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此时抢了一个侍卫的马,跟男子一块儿在外围骑马而行。

一旁的高孝珩不时有些怪异的瞥一眼,又瞥一眼………

而这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妈似乎是注意到了他的视线,并没有装做不知道,相反还直接看了过来:“怎么了?”

高孝珩“啊?”了一声,随后便是干咳了两声:“孝瓘,怎么没有跟您一块儿出来?”

李昌仪似乎是被她这句话给逗笑了,看着高孝珩道:“你还真当我是他娘了?他干什么去了我怎么知道?”

高孝珩愣了一下,随后连忙道:“我的意思是………罢了,我以为您………”

李昌仪撇了撇嘴:“你们兄弟几人当中,基本上都各有千秋的继承了你阿耶的一部分性格,唯独四郎。”

说着李昌仪看向远处,语气有些飘忽的道:“四郎和你们都不一样,他不会听我的的。”

高孝珩怔怔的看着李昌仪,而李昌仪则是发了会儿呆之后突然对高孝珩道:“喂,老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