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1 / 2)

  宴温书摇摇头: “既然这样,那就把我的那份再给他们吧。”

  怕嬴政拒绝,宴温书补充道: “哪怕陛下你给我,我还是会给他们的。”

  宴温书决断,嬴政也不好再拂对方的意,命人将宴温书的赏赐送到那几位工匠府中,并且嘱咐必须言明是宴温书所送。

  冶铁设施既然已经通过测试,又能大量产铁,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嬴政召集所有的工匠,全力搭建新的高炉,不过一天,冶炼场内便竖起一座座庞然大物,乍一眼望去,倒真的有些冶炼厂子的风范。

  先前收回的天下兵器,早就被运到咸阳,但没有多余的人力炼化,只重铸了少部分,嬴政索性将其运到冶炼厂一齐融化精炼。

  除此以外,考工室中,被分配做零件的一组也安排到冶炼厂,开始加紧赶制第一批零件。

  冶炼场一时热火朝天起来。

  经过改良演练出来的铁质量比起先前的要精良很多,这也就说明:现有的武器质量可以再升一等。

  嬴政没有等着唐慈手中的“热武器”,反而是用铁精炼,打造出现有的军用武器。

  第一批由精铁打造的刀剑很快就投入使用,但任务量大,就算工期再短,一时还是供不应求。

  导致咸阳城中,不是所有的将士腰间,都挂上了崭新的刀剑。

  将士们对新刀剑的喜爱显而易见,换了剑和未换的将士也很好区分。

  ——配新剑的将士昂首挺胸,每个转身立正的动作,都会刻意地露出腰间的武器。

  旧剑的将士则是一副望眼欲穿的模样,要不是军纪约制,恨不得直接上手抢夺。

  更换城内武器之前,嬴政早就暗中分批次往征战百越及北抗匈奴的两只最强军队输送武器,提高战力,并且嘱咐唐慈加紧赶制修建长城,缩短工期的器械。

  七月末正值深秋,窗外的风已经带着些许微凉,但全国武器的更换,让嬴政心头大热。

  唐慈前两天汇报,制作起重机所需要的零件已经完成大半,正由二组开始组装,不日即将完成,可以投入测试。

  嬴政在章台殿等待唐慈的消息一月有余,最终却等来了一份上奏唐慈“胡作非为,异想天开”奏书。

  嬴政:……

  嬴政之前已经收到过一封上奏大学生的参本,所以此刻心情颇为平静,而且大学生的操作一向惊奇,嬴政反而有些好奇。

  甚至惊讶:迄今为止竟然才收到第二份参本。

  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嬴政看着奏书上描述的唐慈:不听劝阻,反唇相讥,强词夺理……

  嬴政视线落到上方“伶牙俐齿”四个字上,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些迷惑。

  毕竟唐慈“不善言辞”,每次都以纸为媒介来表达内心想法。

  就这样一个人,要说他能把那些个能工巧匠能言善词,谈吐正常的人骂到气晕,气急攻心,昏厥昏迷甚至让太医都前往少府,嬴政自然不信。

  参本嬴政看得多了,自然也知道大多都是言过其词,往往抓住芝麻大点儿事,就能说成天大的篓子。

  嬴政脑海中反而浮现的是唐慈一位柔弱少年,被围在中间瑟瑟发抖,柔弱无助的模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