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1 / 2)

  而林月华在报社也成了引人瞩目的存在。

  一开始报社的的人只认为这位博士温温柔柔,徒有虚表,可如此犀利的文赋发表后,众人看着前方优雅理书的背影,只觉自己从前眼拙。

  察觉到众人的视线,林月华表面不为所动,但心下难以遏止地叹气。

  如果不是纪子昂昨晚站到自己房间门前,说什么要制造舆论冲突,硬生生磨了自己两个小时,她都不会写这篇文。

  她写完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没想到大众反应竟然比自己预期得还要大。

  秦朝还是信息发展不发达,太容易大惊小怪了,二十四世纪的互联网,什么惊天骇俗震碎三观的事情都有。

  就在林月华感叹时,脑中忽地出现系统的声音。

  【滴滴!亲爱的老祖宗来消息啦~!】

  林月华打开消息一看:

  【迷人帅气的老祖宗:林爱卿风采斐然。劳烦有空整理一份“法律制度的演变”给朕。】

  第21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都属于奴隶制法律,常以习惯法为主,“刑”偏向杀戮,古代等级制度严苛,能够下达训令的都是当权者,当时律法对当权者留有优待。

  战国时期,律法的制订更加全面,出现了封建时期系统的法典——《法经》,以刑为主,维护的也是封建统治。

  秦国时期,商鞅将《法经》带入秦国,改法为律,推出秦律,付诸实践,并将其中的律法在秦国推向极致,把“刑”观念推向一个极端,形成了独特的秦法文化,也是后世称为“苛秦”的一部分原因。

  秦朝时期法家独大,演变后世,“刑”开始向“法”过渡。则形成:以儒家作为内修,法家作为外治,两者相结的治国要点,在隋唐时期形成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

  老祖宗的任务对于林月华来说有些为难,但也并不是那么为难。

  虽然作为一个历史生,对于详细的律法茫无所知,但历史书中记载流传着各国大致的法律演变,她稍微规整一下,给老祖宗提供一个借鉴也是可以的。

  这些知识在林月华脑中生根,提取出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林月华索性窝在房间内两耳不闻,等提交任务成果后,林月华再出门时,已经是一个星期后了。

  此时,因那篇《懦夫论》引发的舆论已经铺天盖地的袭来,又掀起了层层浪潮。

  林月华走在街道上,所行之处人手都有一份报纸,有人啧啧称奇,有人怒发冲冠,更有甚者怒丢报纸,半响又喘着粗气将报纸捡回来,一边怒骂“不可理喻”,一边瞪目查看。

  被那张报纸堵住去路的林月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