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7(1 / 2)

  赵高眼眸幽深。

  陛下就算近些年再怎么迷恋方士,也会有所存疑,现在听之任之,完全一副笃定对方的模样,还从未和自己提起过这件事情。

  陛下……

  是在试探他是否有二心?还是确有其事?

  “找人盯住对方的动向,向我一一汇报。”

  不管能不能真的观察未来,三言两语就能让陛下和他心生间隙,这样的人……

  赵高眼寒冷意,将毛巾随手一扔,血水涌动,泼落在地。

  就不应该存在。

  *

  章台宫。

  王琯,当朝丞相。

  少时奉吕不韦的命令来到嬴政身边试探嬴政。

  嬴政在选储比试中一举成名,成为太子后,王绾便一直侍奉于嬴政左右。

  王绾学识渊博,做事严谨,从青年才俊淌过岁月,变得白发苍苍,嬴政一直很敬重这位老臣。

  看着下位请安的王绾,嬴政抬手虚扶,眼带笑意,“丞相不必多礼,请坐。”

  内侍自然地上前奉茶,王绾道谢后走到东面的案几落座,抬首看向坐在不怒自威的帝王,明知故问。

  “不知陛下召臣下进宫,所谓何事?”

  他知道陛下唤他进宫的目的:

  在封禅大典之前,全朝举行了一场小朝会,目的在于探讨大秦以后的地方制度。

  李斯顿弱一众主张“郡县制”,而王绾则带领一众民间名士主张“众封建”。

  王绾在位一生,能力有目共睹,但从没有反对过秦始皇的决策,这次却破天荒地提出自己的政见,还这样声势浩大。

  ——在知道“郡县制”是嬴政心中所属的情况下。

  嬴政从容反问:“爱卿不明?”

  王绾揣着明白装糊涂,拱手道:“请陛下明示。”

  嬴政右手叩着案几,做思考状,半响,微微叹气。

  “爱卿何故如此?你我之间,今夜暂且不论君臣。”

  王绾也是嬴政身边的老臣了,自然明白嬴政的性子,略一思咐,王绾直言道。

  “陛下,周王朝虽然已经灭亡,但它到底统治天下已有791年。

  尽管“分封制”存在弊端,但我们只要借鉴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吕氏春秋》中的‘众封建’,大力运用有才之人,各地封吏,灵活调度,仍有可取之处。”

  嬴政垂眸,心情沉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