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村长家的奇葩(1 / 1)

张全有背着苦妞,刚到村长家门口,村长的两个儿子,年纪大的正在门口套毛驴车,另一个十来岁的拿着本《论语》在树下摇头晃脑道:“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村长家大儿子名叫李长森,小名李大郎,今年二十一岁才成婚不到半年,为人勤快,擅长和牲口打交道,不喜读书。小儿子名叫李长林,小名李二郎,今年十四岁在休宁县里的一家私塾读书,四体不勤,张口闭口都是孔子云,曾子曰,孟子曰的,恨不得让全世界人都按照圣人言论活着。

张全有前年送李二郎到县城上学,一路上都被李二郎教导圣人言论。张大叔三十多岁的成年人,被一个十二岁的毛孩子教如何做人。虽然憋气窝火,但对方是村长儿子,自己又没读过书,也只能忍着。打那以后张全有遇到李二郎,都是装看不见,眼不见,心不烦。主动跟大郎打招呼:“大郎,吃过了没?”李长森说:“张叔,我吃过了,我爹在院里等你,快进去吧。”

李长林仍让在读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张全有一听就觉得头疼,赶紧唉了一声,顺坡下驴背着苦妞进院。进了院子,远离李二郎,整个世界都清净了许多。村长老婆吴氏和大儿媳妇孟氏,正在收拾二郎的行李,笔墨纸砚等。张全有心想:“还好二郎吃住都在县里私塾,要是经常回来,老汉非要搬走不可。刘贤侄这么聪明,要是也去读书,将来会不会中个状元?”正胡思乱想间,村长从屋里出来,见到张全有就问:“全有兄弟,你在这儿发什么呆呀。”

放下背上的苦妞,张全有笑着说:“二郎说的话,越发让人听不懂,真是个有学问的。”苦妞笑着跑到村长身边喊:“村长爷爷,苦妞想你啦。”村长心想:“我管你爹叫兄弟,你应该管我叫伯伯。”虽然觉得辈分有点乱,也懒得纠正,抱起苦妞就笑道:“好,苦妞又长大了,变漂亮了。”苦妞听到村长夸她,一个劲傻乐。村长放下苦妞说:“苦妞呀,你先自己进屋玩,伯伯跟你爹有话说。”苦妞答应一声,就跑进屋了。

村长笑着说:“二郎读书越发用功,常先生也经常夸他,今年参加童子试,一定能过。”张全有附和道:“那是那是,二郎一定能考中童生。”村长得意道:“以后咱们村也算是出了一个读书种子,将来必定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张全有脑海中浮现出,李二郎以后当官的样子。一边催着自己种地交税,一边强迫自己读各种圣人经典。摇了摇头,心里默念:“老天爷保佑,二郎这辈子随便中个秀才,能教人读书,或者当个账房也行。千万不能让他当官。”嘴上却说到:“二郎将来一定能当大官的。”

吴氏听到张全有夸自己儿子能当大官,赶忙端了两杯茶过来,一杯给了村长,一杯递给张全有说:“全有兄弟,那就借你吉言了,将来二郎当大官,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张全有放下茶杯,赶忙摆手说道:“嫂子,我哪有什么功劳,都是二郎自己用功读书。”村长瞪了吴氏一眼问:“二郎的行李都收拾好了?”吴氏见丈夫不高兴,就回了一句:“快了。”然后就回屋,逗苦妞玩去了。

村长继续问道:“你家那刘小子可还好,最近打猎如何?”张全有回答:“刘贤侄他烧得一手好菜,人也挺好的。对了,我们昨天猎到一头大黑熊,秀兰一枪就捅住大黑熊的脖子,喷了一身都是血,昨晚更是自己打出了一套新拳法。”村长对练武根本不感兴趣,直接打断说:“恭喜你了,那我就让大郎再牵一辆牛车,帮你运熊到县城卖。”张全有立刻表示:“熊卖出去,肯定少不了老哥哥的好处。”村长夸了一句:“你们家秀兰人漂亮,功夫又好,将来刘小子肯定不敢欺负你闺女。”说完便出门,让李大郎再去牵头牛,套个牛车。

一切准备妥当,村长驾着驴车,二郎靠着自己的行李坐在驴车上。大郎驾着牛车,张全有抱着苦妞坐在牛车上。吴氏招呼大郎:“大郎啊,进县城别忘给你媳妇请一个大夫回来。娘的二郎呀,你可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中童生,娘以后全指望你啦,大郎路上可要照顾好你弟弟。”兄弟俩齐齐答应一声:“知道了,娘。”村长见自己媳妇还要唠叨就呵斥道:“你这婆娘,还不赶紧伺候媳妇,俺老头子还准备抱孙子呢。”吴氏不敢顶撞丈夫,回屋就去找儿媳妇诉苦:“闺女呀,你公公真不是个东西,当着外人的面,一点脸都不给我留呀,呜呜,我的命咋就这么苦呀!”孟氏本身脾气就好,人也本分孝顺,赶紧安慰婆婆:“娘莫气坏身子,以后二郎能挣个诰命回来,您还要享福呢。”吴氏心情变好之后,又忙起了自己的针线活。

牛车和驴车出发以后,路上不少村民跟村长打招呼,大家都清楚一个道理:你打了招呼,村长不一定记住你。你不打招呼,村长一定能记住你。到了张全有家门口,张全有叫开门,进院之后就让秀兰和刘启铭,带上钱袋子和猎物准备进县城。货物都装上牛车,张全有和秀兰坐上牛车。刘启铭抱着苦妞坐上驴车,苦妞甜甜地喊:“二郎哥哥。”李长林放下书,抱过苦妞笑道:“苦妞妹妹,二郎哥哥教你读论语可好?”苦妞还以为李二郎准备给她讲故事,点头答应道:“好呀,苦妞最喜欢二郎哥哥了。”

李二郎翻开《论语》拿到苦妞面前说:“这一句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常温习功课,有朋友从远方来找你都能感到快乐。”苦妞说:“二郎哥哥说得对,大哥哥来我家以后,天天给我讲故事,给我做好吃的,我很快乐。”二郎见苦妞能听懂继续讲:“这一句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苦妞越来越觉得像老和尚念经,打断道:“二郎哥哥,苦妞想听故事,你给我讲小白兔的故事吧。”

李二郎摇摇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志怪奇闻,你以后也要少听,当以儒家经典为主,以圣人教诲为信仰。”苦妞瞬间苦着一张脸,哇的哭了起来。村长吵道:“二郎,你把苦妞弄哭干啥?”李二郎解释道:“爹,我就是在教她一些圣人之道。”村长怒骂道:“你是不是读傻了,她一个小女娃,又不考科举,学那些东西干啥?”

李二郎讪讪地说:“爹,论语可以修身齐家,女娃学了也没啥坏处,以后还能相夫教子。”苦妞一听哭得更厉害了:“哇,二郎哥哥一点都不好玩,苦妞不喜欢你了。”村长更加发怒道:“混蛋玩意,还不快把苦妞放下。”李二郎就把苦妞还给刘启铭,苦妞瞬间不哭了,刘启铭实在是没憋住,噗嗤笑了一声,又赶紧闭上了嘴。

李长林不敢顶撞老爹,就准备刁难刘启铭,说道:“这位小师傅可是觉得,在下说的不对?”刘启铭说:“小孩子听些故事就好,大一点再学论语也不迟。”李二郎又道:“你懂什么,赵相爷半部论语可治天下。圣人之言,岂是你一个还俗和尚可以揣度。”

刘启铭也是日了狗啦,心想:“真是一朵奇葩,我他妈也是嘴欠,搭理这个傻逼干嘛。”于是抽了自己一巴掌,低下头,一言不发。李二郎以为刘启铭已经认错,还打了自己一巴掌,心满意足地继续读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