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寻迹柳盘庄(1 / 2)

苏解和月娘出了城后,遇到了一伙赶车的车夫,都是往柳盘庄送人的,每人每趟3文钱,价钱不高,苏解便付了钱,等了约一刻多钟,一车人就满了,车夫催起牛儿,不疾不徐地往柳盘庄出发了。

一车十来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俱是往那庄子讨活计的。经过询问,二人大概知道了这庄子的消息,听说这庄子是最近半个多月刚被盘下来的,盘庄子的是一伙外来人,出手非常大方,来了后就招募了大量的人手来建造房子,开垦周围的荒地,挖水渠,什么都干,但没人知道他们具体要做什么买卖。

他们只招募流民和难民,管吃住,一天开30文的工钱,听说已经聚了几百流民过去了,每天都有一车车流民往那里去。

照这些人的说法,那边确实是个赚钱的好地方,但苏解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要是说开了十几天了,每天一车车的流民过去,十几天下来,怎么也该聚集一两千人了,怎么会只有几百?要么就是这伙儿流民说的有问题,要么就是那柳盘庄有问题了……

月娘看出了他的疑虑,小声问:“小郎君是听出什么不对了吗?”

“没错,但具体是哪里有问题还不好说,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小心点应对就行了。”苏解回复道,“现在距离到庄子还有一段时间,你休息一会儿吧,我守着。”

“还是小郎君去睡吧,让奴家守着。”

“睡吧,我撑得住。”苏解给了她一个笑容,说道。

不知为何,这个笑让月娘忽然有了一丝安全感,她不禁点了点头,倚靠着牛车的边缘,渐渐进入了梦乡,身子也不由得靠在了苏解身上。苏解望着他略显沧桑和疲态的俏脸,又不由得想起了四儿,也不知道她在哪里,是否安全……

牛车就这么前行着,路上已经被其他牛车压出了两道深深的车辙,后车沿着车辙行走,也算是省力。苏解坐在车上闭目养神,但却不敢松懈,耳朵随时倾听着往来的异常动静。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左右,车子缓缓停在了路边,车夫收起鞭子,吆喝了一声:“到地方了,都下车吧,前面的寨子就是,门口有看门的,说是来做活的,就放你们进去了!”

车伴儿们全都下了车,苏解也叫醒月娘,跳下牛车,往那寨子走去。

却是个甚么寨子?早年有诗句为证:盘河而起十里廊,北倚萍山南傍江,叠叠玉壤暗结寨,陌上皆道柳盘庄。

这寨子盘在一道狭长的走廊出口,北边是萍山,原本只是一座矮小的乱石岗,但这些年来北边的林场都被羌奴人破坏,建成了牧场,塞北风沙一路南下,被这山岗阻挡,沙土越积越多,渐渐成了一座小山,于是被称作萍山,南边就是整个忻州境内最大的河流——浗江,在萍山和浗江之间,有一片长达三十多里的肥沃走廊式的地形,被称作浗水走廊,柳盘庄就在这条走廊的东部出口处,因此间多柳树盘拢,故而有此名。

柳盘庄最早的主人已经难以查证了,这座庄子原本只有不到两亩大小,这伙人新来后开始大规模扩建,现在占地已经超过三亩了,周边开垦的良田更是不胜其数,庄子用木头垒砌寨墙,看起来很是坚固,从外面几乎看不到里面的情形,寨门旁还有两个高大的瞭望台,站上去,周围数里的光景尽皆收入眼底,寨门口有四个家丁看守,但他们都懒洋洋的,有人进去也不阻拦。

苏解心里暗自警觉,带着月娘就往庄里去,到了门口时,他有些犹豫起来,思量了一阵,反倒是看门的一个家丁开了口:“这位郎君,等什么呢,快进去吧,我家庄子正招工呢,待遇很不错哟!”

但看着这高墙,他又感觉有些不妙。

不过这郎朗青天白日,这么多人来往,又在州城韦刺史眼皮子底下,还能闹鬼不成?这么想着,苏解便不再犹豫,与月娘一前一后进了庄子。

进了寨门,是一个颇为宽广的庭院,左边是一片马厩,还拴着十几匹高大的骏马,右边是一片空地,堆了许多杂物,还有一片篱笆围起来的地方,像是春夏时节种菜的,但此时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走三十步,是二进,二进的院门外有许多家丁把守着,他们比起先前的家丁要壮实多了,也不如那般慵懒,身上还都配着横刀,威风凛凛,这些人看起来不像是家丁,更像是脱下盔甲的官兵。

这柳盘庄怎么有一种外松内紧的感觉,不太对劲啊……苏解正在考虑是不是继续深入,旁边的月娘先上前开了口:“两位小哥有礼了,奴家想向两位打听一件事……”

离她最近的家丁斜着眼看了她一眼,旋即又高高仰起脸庞,头也不转地回道:“要是问人,自去二进找招人的主事,要是问事,我等不知,小娘子自去别处打听!”

这结结实实的闭门羹让月娘脸上一阵阵难看,她还想说什么,就被苏解拉回来了,两人往旁边走了几步,避开家丁,苏解方才开口说:“月娘,我感觉这个庄子不太对,我们最好不要进去了……”

月娘有些着急了,忙问:“为什么?小郎君,我们好不容易才到这里来,马上就能问到想知道的事情了,怎么要半途而废呢?”

返回